我是阿哲呀 作品

第44章 全國震動

 真乃奇才! 

 眾人望向姚強身旁那個沒有軍銜,身著訓練服的少年。 

 起初還以為是哪個新入伍的兵蛋子,未曾想竟是潛藏在眾人間的才子李俊。 

 熱議與掌聲過後,會場再度沉靜。 

 趙將軍滿意地朝李俊的方向點頭,聲音洪亮宣佈:"從這一刻起,全國軍隊軍歌大改革正式開啟。 

 合唱曲目,《強軍》。 

 獨唱曲目,《我也是兵》、《遙瞻軍旅》。" 

 "是!" 

 全場百餘人,整齊起立,行禮! 

 歷時兩個月的軍歌改革,今日正式拉開序幕。 

 當天,全國各地的軍區均收到了紅頭文件及歌曲原稿。 

 下午,士兵們的訓練新增了一項,學習新的軍歌。 

 然而僅一個下午,旋律朗朗、氣勢磅礴的《強軍》與《我也是兵》便已在部隊內學唱完畢。 

 若非軍犬無法言語,憑這兩首深入人心、引起共鳴的歌曲,它們也能哼上幾句。 

 同時,正在進行軍訓的各校也相繼更換了軍歌,學生們幾遍下來便能熟記於心。 

 晚餐時刻,食堂外,瀰漫著《強軍》的歌聲。 

 軍歌大改無疑是全國性的轟動新聞。 

 當晚,各大新聞頻道都在報道軍歌改革的消息,並播放了兩首軍歌的大合唱。 

 聽著新聞中播放的《強軍》大合唱,所有人都感到震撼。 

 這是何人所作,這詞句,這氣魄,讓人不禁顫抖。 

 無論是退役老兵,還是未曾服役的平民,聽完之後,都感到無比振奮和激動。 

 新頒佈的軍歌,果真成為改革後的標誌性旋律。 

 眾人議論紛紛,好奇作詞作曲者何許人也。 

 這時,李俊的名字再次閃耀在新聞熒幕。 

 這回,不僅是晚間新聞,全天候的新聞時段,都播放著這兩首嶄新的軍歌以及創作者李俊的信息。 

 起初,人們揣測是否是那位網絡紅人李俊? 

 或者是巧合的同名同姓? 

 直至網絡公開了原創者的詳細資料。 

 《鐵血忠誠》、《我是衛士》的創作者,竟是京都大學的新生,來自奉雲市的預備役軍人——李俊。 

 信息一出,全網為之震動! 

 沉寂許久的李俊再登熱搜,成為各大搜索引擎的焦點。 

 新軍歌已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線。 

 歌曲下方的評論區讚譽如潮,滿是驚歎。 

 "本以為李俊大學軍訓後會沉溺其中,未曾料到,他的每一次露面,都能讓人驚豔不已。" 

 "軍隊改革,新軍歌的創作者,以他如今的身份,‘高才生’、‘高音歌手’已不足以形容,應稱他為‘高師’,‘高藝’才對。" 

 "現在全國的部隊都在高唱《鐵血忠誠》,誰還敢詆譭李俊?那豈不是與百萬軍人作對,簡直是自尋死路!" 

 評論區內,李俊的創作才華贏得了無數驚歎和讚美。 

 同時,也有不少聽眾在聽完《我是衛士》的合唱版後,產生了新的念頭。 

 "合唱的氣勢磅礴,聽得我一身雞皮疙瘩,實在太震撼了!" 

 "別提了,我決定十一月參軍,就因為這首飛哥的歌,我對軍旅生活充滿了嚮往。" 

 "我也是,想去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