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哲呀 作品

第43章 全場震驚

 然而,當呂團長的高昂男聲伴隨著伴奏響起,全場立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靜。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只因我們身披質樸的軍裝。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離別故鄉後難見爹孃。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都是青春的時光,都是熱血的兒郎。 

 .... 

 作為軍人有何獨特,只因同一身樸素的橄欖綠。 

 軍人的風采與眾不同,為保家衛國我們緊握鋼鐵長矛。 

 我們是軍人,便是如此風骨!” 

 曲終,全場鴉雀無聲。 

 臺下。 

 原先嘲笑歌名的年輕音樂才子、軍校驕子,此刻皆沉默無語,目光茫然注視前方,臉上盡是複雜情緒。 

 各軍區的將領,他們都是從戰火中走來的勇士,從士兵的行列一步步攀登。 

 《我亦是兵》這首歌,雖歌詞樸素,卻道盡士兵的辛酸。 

 那一身橄欖綠,守衛邊疆,手中的鋼矛扞衛祖國... 

 真摯的歌詞令他們眼眶微溼,記憶彷彿穿越回初入軍營,新兵訓練,直至下連隊的瞬間。 

 舞臺上。 

 五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神情震驚,眼神熠熠生輝。 

 軍歌改革是上級的倡議,也是他們拍板決定的。 

 軍隊需要的軍歌,正是如《我亦是兵》這般,從士兵視角出發,能觸動人心的作品。 

 之前的六首新軍歌,伴奏取自流行音樂,歌詞華麗卻空洞。 

 讓五位老藝術家聽得分外刺耳。 

 然而《我亦是兵》的新軍歌一出,帶給他們全新的感受。 

 這首歌豈非描繪了和平年代,每一位士兵的軍旅生涯嗎... 

 五位老藝術家毫不猶豫地給出了最高讚譽。 

 9.5分。 

 全場最高分。 

 瞬間,全場掌聲雷動。 

 無人質疑,無人膽敢詆譭。 

 因為,這就是軍隊所需的新軍歌,是能激勵士兵的軍歌。 

 實至名歸! 

 李俊看著大屏幕上的評分,十分滿意。 

 但他仍不忘諷刺地說:“歌名樸素就代表歌曲不佳,這種觀點荒謬至極。 

 不知是誰賦予了無能之人評判歌曲的權利,都是些目光短淺的傢伙!” 

 雖未指名道姓,但那些剛才評價歌曲的人,都不禁面露尷尬。 

 誰能料到,如此簡單的歌名,歌曲竟如此震撼,唱出了眾多士兵的心聲。 

 姚強並未阻止,反而接口道:“高學歷並不代表能力強,能力強的人未必學歷高。 

 但能力強的人絕不會妄自尊大,而驕傲自大的人,恐怕只是空有其表。” 

 頓時,以他們兩人為核心,周圍剛才輕視歌曲的軍官們,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也有人不服氣地冷哼:“又不是你們軍區的歌,誇讚什麼,剛才那首歌有說是你們京都軍區的嗎?” 

 姚強淡然瞥了他一眼,嘴角上揚:“就算不是京都軍區的,我們也不會像你們那樣,胡言亂語!” 

 “姚強,你...” 

 “吳長江,你再齜牙咧嘴試試!” 

 面對挑釁的軍官,面色如赤銅,欲發作,卻被姚強一個冰冷的目光硬生生逼退。 

 李俊坐在一旁,目睹這一幕,心頭驀地一震,此情此景,怎生得如此眼熟?姚強,軍中猛虎,背景深不可測,一般人避之不及,他的眼神足以令浪蕩子弟瞬間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