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哲呀 作品

第11章 人生中最為公平的試煉

 深知他們的孩子要戰勝那些權貴子弟,要從貧寒之中崛起,是多麼艱難。 

 他們的命運逆轉,全繫於高考一身! 

 僅此一次,別無他途! 

 畢竟,高考是當今社會跨越身份,最公正無私的競賽。 

 待到眾人從那份震撼中回過神,李俊已悄然步入校園。 

 而那些涉世未深的學子,則困惑於父母為何會對那句話陷入沉思。 

 其中不乏一中的學生。 

 他們望著李俊遠去的背影,立刻嘲諷道:“爸媽,那是我們年級墊底的,他的見解有何深思之處?年級倒數,能上個大專就燒高香了!” 

 這樣的嘲笑在一所中的學生中並不罕見。 

 然而,家長們無人會輕視李俊。 

 因為他們曾經歷風雨,懂得那話語背後的真諦。 

 ... 

 上午九時,語文科目的考試正式拉開序幕。 

 第十二考場。 

 李俊端坐首位,周圍盡是來自各地的考生。 

 經過一個月的高強度刷題,他不再先瀏覽試卷再作答。 

 隨著鈴聲響起,監考員一聲令下,他立即揮毫疾書。 

 整整兩個半小時,李俊答題的速度之快,讓監考老師們驚歎不已。 

 午後三時,高考數學接踵而至。 

 監考員已換人。 

 目睹李俊答題的閃電速度,二人同樣瞠目結舌。 

 草稿紙上計算、驗證,飛快無比,彷彿觀看一臺答題機器在運作。 

 兩位監考員,一位是教育局職員,另一位來自第三中學。 

 他們對優秀生的印象尤為深刻。 

 然而,面對像機器般答題的李俊,他們並未在市內十五所高中的精英中見過這位學生。 

 莫非是差生? 

 這個念頭同時浮現在二人腦海! 

 下午五時,高考首日落幕。 

 萬千考生並未立即鬆懈,回到宿舍或家中,立刻投入次日文綜/理綜的複習。 

 萬千考生緊張籌備次日的考試,唯獨李俊悠閒地用過晚餐,漫步在小區。 

 晚上八時,奉雲市電視臺新聞播出。 

 當主持人提及高考,受訪的李俊成了晚間新聞的焦點。 

 學生們沉浸在複習書籍中,未留意新聞動態。 

 但教師和家長在看到新聞,聽到李俊對高考的見解後,超過半數的人因共鳴而陷入靜默。 

 是夜,李俊的採訪視頻在網絡迅速升溫,登上熱搜。 

 他的言論被雲省教育廳整理發佈,各地教育部門紛紛轉發並點贊。 

 就連權威的人民日報微博和共青團官方賬號也紛紛轉發並評論。 

 他們無法理解,一個僅十八歲的高中生,如何能道出彷彿歷經滄桑的人生感悟。 

 網絡上的熱門話題並沒有在考生群體中引起廣泛討論。 

 當李俊的訪談視頻火爆起來時,即將參加第二天高考的學生們早已進入了夢鄉。 

 次日清晨。 

 李俊如期出現在社區的入口。 

 駕駛出租車的,正是昨天送他去市第五中學的大叔。 

 直到抵達五中,司機才恍然大悟。 

 他眼中的學習困難戶,原來就是昨晚新聞報道中的那位高中生。 

 望著那個依然孤傲而灑脫的背影,司機大叔不禁感慨:“看來只有經歷過生活艱辛的孩子,才能說出那樣觸動人心的話語啊!” 

 李俊到達考場後,察覺到周圍家長們看向他的目光有些異樣。 

 那些目光中包含了憐憫、理解,還有一絲遺憾... 

 這讓他一陣毛骨悚然。 

 於是他迅速進入校園, 

 逃離了這陣“目光洗禮”的漩渦。幾乎同時,昨晚熬夜工作的baibing匆忙趕到。 

 得知受訪的學生已經入校,她懊悔自己應該設定更早的鬧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