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書生 作品

第48章 杜甫見李豫,李豫來了

杜甫當初之所以被貶,且如今無人敢為他引見皇帝,主要是因為他試圖營救房琯,觸怒了皇帝。

 房琯字次律,洛陽人,宰相·正諫大夫房融之子。

 房琯年少好學,風儀沉穩,選為弘文生,歷任校書郎、馮翊縣尉、盧氏縣令、監察御史、睦州司戶參軍、主客員外郎、主客郎中、給事中、宜春太守、太子左庶子、刑部侍郎,賜爵漳南縣男。

 安史之亂後,他隨唐玄宗入蜀,拜吏部尚書、同平章事。

 皇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后,房琯奉玄宗之命前往靈武冊立李亨為帝,到達靈武后深受器重,被委以平叛重任。

 但房琯不通兵事,用人失當,在陳濤斜之戰大敗而回,在賀蘭進明、崔圓等人的進言下,逐漸被疏遠,又因喜好空談,最終被罷為太子少師。

 長安收復後,房琯被進封清河郡公,可不久後就因為結黨而被貶為邠州刺史,之後歷任太子賓客、禮部尚書、晉州刺史、漢州刺史。

 作為皇帝的老師,又是歷任數朝的重臣,房琯原本該很受器重。

 既然他都被皇帝弄了,可想而知是有多惹怒皇帝。

 杜甫居然想救他,跟廁所裡打燈籠也差不多了。

 楊琯此時敢見他,可以說都是在冒險。

 要不是本身性格剛直,又跟杜甫有舊,楊琯連門都不會讓他進。

 杜甫倒也清楚這些。

 所以一開始他跟李二說的是花錢走關係,就是擔心連累楊琯。

 不想事與願違。

 最後到底還是找到了楊琯這裡。

 杜甫推斷,之所以高官們會是這個態度,和自己不得陛下歡心有關,和朝局波雲詭譎怕也有關。

 李輔國雖然沒了,魚朝恩、元載卻還在,皇帝豈能不如芒在背,草木皆兵?

 面對好友的詢問,杜甫依舊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怕連累他。

 杜甫只是道:“楊兄,我想見一見陛下,麻煩你了。”

 楊琯考慮了沒一會兒,便答應下來:“你且在我府上住下,三天之內,我必引你去見陛下。”

 “多謝了。”

 多謝楊兄。

 若事情不利,我絕不會連累你。

 若事情順利,你就等著封侯拜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