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第 73 章 穿越中世紀073


就在普羅萬精油商人見過路易莎後,不到一個禮拜,路易莎就出現在了普羅萬城外的玫瑰園。

之前確定那些精油商人說的話基本屬實之後,路易莎就吩咐了一句下去。接下來就不用擔心了,具體的事情自有人去辦——這就是權力的作用,要不然怎麼那麼多人,拼了命也要去爭權奪利呢?

原本這件事到此為止就可以了,但在調查的同時,大致瞭解了一下此時普羅萬香水產業規模的路易莎,忽然有了一點想法,於是以看看五月集市的名義來到了普羅萬。而已經參加過一次五月集市,甚至參與了幕後組織的她,本來今年是不打算來五月集市的。

她這一次來,是想看看香水產業的具體情況.當然,說是香水,其實不準確。這個時候其實沒有後世那種定義的‘香水’,即香精(嚴格意義上來說精油也算是一種香精)和酒精混合而成的液體。

不過,‘香水’其實是個很古老的詞,不知道多久以前就誕生了。最開始,香水往往就是香料油或者有香味的水(可能泡過花瓣之類的東西).現在的話,精油、香料油、蒸餾香水等,都可以被稱呼為‘香水’吧。

如今,人們使用的芳香產品,大多是‘就地取材’。無論是窗前栽種迷迭香,讓風將天然植物的香氣送進房間。還是將薰衣草、鳶尾根等風乾,塞進床墊、枕頭,製成香包等,更方便、長久地與香氣為伴.總之,凡是相對便宜地獲取香氣,都屬於這類。

其他更‘高端’的,如以宗教場合為代表,使用的‘焚香’.其香材來要麼本身產量稀少,要麼來自異國,那就昂貴了。所以使用量遠不能和之前那些相比,焚香等高端貨之所以更有存在感,完全是歷史記錄的偏差。就像能夠有幸留下記錄的人,總歸還是王侯將相更多。

而這些芳香產品,或大眾或高端的,都是固體的,液體的香水類產品比較稀少。這或許是因為,一方面,它需要一些複雜的加工才能得到,不如‘就地取材’的大眾類方便。‘蒸餾香水’再相對便宜,對普羅大眾還是貴的,根本用不上。

另一方面,它的存儲、運輸等,又比不上焚香容易。即使是相對耐儲存、耐運輸的精油,時間稍久一些也有變質的風險——這有什麼奇怪的?家裡日用的油,無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不也是有保質期的嗎?變質的油有一股子哈喇子味兒,又不是沒聞過。

不過,相對少,不代表沒有。其中最具代表,也可以說是最破圈的代表性單品,大概就是玫瑰水了。就路易莎看到的,布魯多宮廷裡,每次餐桌上的洗手碗,裡面盛的大多是玫瑰水。還有平常洗臉、漱口,玫瑰水也是非常常見的。

至於後世香水最常見的用法,將其灑在皮膚上、衣領上、手帕上,更是不少。

過去普羅萬的玫瑰園就主要生產玫瑰蜜和玫瑰水,尤其是玫瑰水,名氣沒有‘普羅萬玫瑰蜜’大,但靠有限的玫瑰蜜可維持不起玫瑰園的產業,玫瑰園主要盈利點還是在玫瑰水上。而這些玫瑰水在玫瑰園內的作坊裡就地生產,本地會消費一些,大頭還是靠西岱的市場。

西岱人口多,有錢人的絕對數量就多,加上王室宮廷,以及圍繞著王室的大貴族玫瑰水的用量非常大。

而西岱城周邊的郊區,是沒什麼玫瑰產業的。一方面是沒有玫瑰種植、加工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為了供養這座城市超十萬張嘴,土地利用到了極致。都種植穀物、蔬菜,養牲畜家禽去了,哪有土地搞花卉種植?

就這樣還不夠呢!經常

要從外地運輸食物進西岱。

這樣就給了普羅萬機會,普羅萬玫瑰水幾乎佔據了西岱大半市場——原本這樣,大衛那些玫瑰園經營者也挺滋潤的,但有機會做大做強,又有幾個人會拒絕呢?

玫瑰水能夠輻射的範圍不大,不算運輸成本的問題,其根本原因還在於保質期!

蒸餾得到的混雜了少許精油的蒸餾水,密封保存,其實還是能保存一些時間的——現代無添加天然純露,未開封的能保存一年,開封后也有3個月。據說有的種類,恰當保存可以保存2年,開封后是半年。

當然,多數一年半就開始變味了,而且‘恰當’保存本來就要求不低了。所以未開封1年,開封3個月,是比較有把握的時間期限了。

問題是,沒有現代的生產工藝,此時屬於純露的玫瑰水是必定帶有雜質的。或者說,就算剛剛製作出來時沒有雜質,收集到容器內時也有了。至於說什麼密封保存,此時更是很難做到。或許不計工本的情況下,要密封某個容器做得到,可相對便宜的玫瑰水受限於成本,根本不可能每一罐都密封!

還有那個所謂‘恰當’的保存條件,最基礎的一條,需要低溫保存,得避光避熱。現代人可以將純露放進冰箱裡,根本不費事兒。中世紀的人們就沒什麼好辦法了,只能趕在玫瑰水變味前,趕緊用掉。

這樣算下來,1罐玫瑰水不會比1罐普通水變質慢多少,半個月左右的時間而已(到底會有一個封蓋,就算不密封,也比直接敞開,兩三天就變質要強)。這麼短的時間,以此時的運輸速度,又能供應多遠的市場呢?

普羅萬的玫瑰水‘運氣好’,離西岱比較近,夠得上西岱這個大市場,上限高一些,但那依舊高得有限!也難怪大衛那些人,一旦有辦法就想做精油產業。就算精油因為價格昂貴的關係,只有極少數人買得起,可它是不折不扣的‘國際商品’,對單個生產商來說,市場不定比玫瑰水更大。

更不要說作為奢侈品,高昂的售價背後,所代表的高利潤了.誰見了不心動呢?

路易莎也心動,但並不單純是為了‘利潤’。更多還是經過一番思考後覺得,香水業是個很不錯的努力方向,可以容納大量人口就業——如果單純是為了錢的話,她繼續弄類似玻璃鏡那樣的產業就好了,多少錢掙不夠呢?

眼下,算是‘中世紀盛期’的尾巴。在最後一輪‘自我殖民’已然結束的當下(‘自我殖民’是西方的說法,大約相當於華夏的‘開荒’),已經不存在邊緣的、未開發的土地了。耕種的土地不增長,人口卻在增多,結果是什麼?華夏的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首先是農民的生活水平極大降低。這是因為,一邊是地主土地兼併,自耕農淪為佃農、僱農。另一邊,哪怕不算淪落下來的自耕農,佃農內部生兒育女,人口增長,也會導致每個新誕生的佃農小家庭能夠租種的土地變小,甚至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