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第 16 章 穿越中世紀016


“看起來還不錯,莊園裡比我想象的要好。”路易莎由衷的說。

或許是對中世紀有太多糟糕的刻板印象了,總覺得中世紀的貴族都難熬,平民更是過不下去。要麼是亂世中如浮萍,就像華夏五胡亂華時期那樣,所有人都朝不保夕。要麼稍穩定一些的歲月裡,莊園裡的農奴被壓榨到死。

這樣的刻板印象對,也不對。

對是因為,中世紀早期確實是那樣。在羅馬崩潰後蠻族入侵——然而這顯然不是這片土地上居民的至暗時刻,因為之後還有第二波的蠻族入侵!

相比起此前的蠻族入侵,其實第二波蠻族入侵要混亂黑暗的多。因為嚴格意義上,第一波在羅馬的‘屍體’上強大起來的蠻族,很多都不是真正的蠻族。他們要麼此前就受羅馬影響很大,要麼乾脆已經是羅馬統治下的邊陲民族,羅馬化是非常明顯的.

這種情況下,權力的交接還能有一些平穩(雖然不多),原本的鄉土秩序並未全面崩潰。

第二波則是所謂的更為‘野蠻’的民族,他們再來入侵已經‘入主中原’、企圖建立秩序、進行可持續地竭澤而漁的前·蠻族。這才真是燒殺搶掠,只考慮‘竭澤而漁’,而不會想到建設,即‘可持續’的那部分。

不對是因為,等到這段時期過去,到所謂的‘中世紀盛期’,即十世紀左右,要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也就沒那麼難了——蠻族們要麼被‘招安’,要麼基本被抵禦在一定範圍外,已經很難長驅直入一路掠奪了。

至於壓榨農奴什麼的,說是農奴,就路易莎看到的現在,他們‘奴屬性’並沒有那麼強,感覺和佃農差不多。人身依附強度很低——這和沙俄歷史上那種頑固的農奴制不太一樣。

或許是宗教原因,不能用自己的同胞為奴,還有以主教為核心的城市要和領主為核心的莊園爭奪人口。

又或許是各個領主和國王的利益分歧總之法律上對農奴的權力與義務規定並不苛刻。更不要說,法律還規定他們一旦逃出莊園三天,領主就沒有追回他們的權力了。接著他們一般只要去城市住滿一年,就能成為自由民。

再或者乾脆就是人口原因,到此時其實已經有些人口過剩的問題了。此前幾百年的開墾潮,比較容易開墾的土地都開墾完了,人均耕地在最近一些年都在減少。這時,有些莊園是真的養不下那麼多張嘴了!

如此,將農奴束縛在土地上的力量自然放鬆了不少。

“布魯多的土地總是肥沃的,而且伯爵對待為自己耕種的農夫很好。”雨果夫人恰到好處地說道。

她說的都是真實的,布魯多是一個物產豐隆的平原,至於伯爵對佃戶不錯——倒不是他有‘民本思想’。應該說大多數大貴族的莊園裡,農民都要過得比小貴族、鄉紳、修道院的莊園裡更好。畢竟這只是大貴族眾多產業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且山高皇帝遠,管理本身就不可能太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