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三山 作品

第 86 章

    而這些種植成功的耗費了孔奕林無數心血的白棉花,就在太康十年十月,走進了京城百姓和文武百官的眼中。

    這一日一大早,已經養成習慣了的農漢三三兩兩往官府門前走去,到了官府門前時,人頭已經圍了好幾層。百姓們等了沒過一會兒,官府中平日裡給他們讀《大恆國報》的官差就準時走了出來。

    但在讀報之前,官差清清嗓子,大聲道:“咱們朝廷要為北部的士兵和災民趕製冬衣,京中的布莊人手不夠,若是誰家的女眷有心想要賺些工錢,儘管來官府記名,等明日一同前往布莊去趕製衣物。”

    此話一出,百姓群中轟然,不時有人追問“是朝廷給錢嗎?”“工錢怎麼算?”“若我婆娘去,她自個兒能行嗎?”

    “大人,我婆娘的手藝好,女兒的手藝不行,你們是需要帶花兒帶鳥兒的衣服嗎?”

    官差一一解釋,最後道:“諸位不必擔心,進出布莊的全是咱們宮中的女官,她們會負責你們家中女眷的膳食和安危,外頭還有咱們的官兵守著,每日太陽落山之前必定會回到家中。這一塊兒,大傢伙安心罷。”

    說完後,官差又解釋了良多。

    許老漢就站在其中,他聽得仔仔細細,聽完之後,回家的路上也一直在想著這事。思來想去,他覺得這是聖上和朝廷想幫他們過冬,才給他們一個能在農閒時候掙工錢的活計。

    許老漢回到家中就將這件事同家裡的人說了,家裡女眷一聽,都是面上一喜,“就我們這手藝,也能去掙朝廷的工錢嗎?”

    許老漢一板一眼道:“那你們可不得好好練練,咱們不求快,不求錢多,就求個穩當。這可是給將士們穿的衣服,沒準你們做出來的衣服還能被咱們大恆的將軍穿上!這事可不能著急,知足常樂,貪財得貧,你們得比在家裡時更認真,要是你們一個個都為了工錢,那還不如不去。”

    許老漢的婆娘嗔怒道:“我們還不知道這事嗎?!給士兵穿的衣服當然要認認真真的了!就你,天天出去聽《大恆國報》,瞧瞧,現在說話都一股子讀書人的味道了。”

    許老漢嘿嘿一笑,頗有幾分自得:“不一樣嘍!不一樣嘍!”

    婆娘瞪了他幾眼,也忍不住笑了,跟兒媳道:“還別說,他聽人家個念報聽得多了,懂的事兒也多了。有時候和我一說話,把我說得一愣一愣的,真跟讀書人一樣了。”

    飯桌上的一家人都笑了,大兒子琢磨這個事,跟幾個兄弟商量一下道:“娘,要不你就別去了,就讓雲娘她們幾人去就好。”

    “是啊,”大兒媳婦道,“娘,您就在家好好歇息吧,咱們幾個妯娌,必定將這事給幹得好好的!”

    幾個女人的臉上帶著喜悅和緊張的神色,她們可從沒有自己去掙過一份工錢,男人們不在,她們是有些忐忑和不安,但更多的是躍躍欲試。

    許氏立刻瞪大了眼,想也沒想就拒絕道:“不行不行,我一定要去。你們都不用攔著,家裡就我的針線活最厲害,我去了,幾個媳婦兒也有個主心骨。”

    幾個兒子勸了許久也未曾勸動,只好點頭同意。

    第二日一大早,許氏就帶著兒媳們出了門,她們心有忐忑,但在路上一看,家家戶戶都走出來了人,無一例外都是女人。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安定了下來,三三兩兩一同往著官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