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輿論效應

 【李安妮:我之前不是跟你說過嘛,她演女二號,我還在開機儀式上見到她了。】 

 與此同時,這樣的對話在各個app發生著。 

 “哇哦,這就是那部跟《追擊行動》打擂臺的小妞片?怎麼造型跟我在小紅薯刷到的一部穿搭時裝片那麼像啊?” 

 “樓上的,因為這就是同一部電影啊[笑哭]” 

 “啊??” 

 “小紅薯很多網友都已經開始扒主演們的衣服品牌了,姐妹你反應太慢了。” 

 “小紅薯不愧是我的最強人脈。” 

 就連一向愛審判娛樂圈的瓣組,這次也難得放緩了態度。 

 【1L:估計又是部打著女本位旗號騙票房的愛男電影。】 

 【2L:希望到時候真的能跟宣傳視頻說的一樣,沒有感情線,天天愛來愛去的青春疼痛文學我真要看吐了。】 

 【3L:畢竟是女導演拍的,宣傳海報大部分也都只有兩個女角色,我感覺這次說不定不是詐騙……】 

 【4L:呃,我笑了,資源咖大開會的戲還有人在這心存幻想。】 

 【5L:這戲裡不就slx一個資源咖嗎?】 

 【6L:誰還不知道烏禾這個糊糊皇族,一部作品還沒播就直接上春晚刷臉了,天龍人本人。】 

 【7L:反正這部的題材看著比其他的有意思點,看膩了中年男人的老三樣。】 

 【8L:現在內娛的電影圈裡哪還有女人,都是男人的幻想時刻。】 

 【9L:君子論跡不論心,只要是女性題材我都會支持的。】 

 …… 

 蘇靈溪提出的“新點子”在各個app上完美地發揮了作用。 

 幾天輿論發酵下來,《十六歲的夏天》和《追擊行動》兩部影片已經牢牢捆綁在了一起,甚至不少提前觀影的影評人更偏愛前者——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楊茜的“鈔能力”。 

 《追擊行動》自詡動作大片,宣發部門也十足傲慢,只知道在各大平臺砸錢買通稿,卻根本沒去仔細研究能夠讓觀眾們感興趣的點在哪裡;在點映會上對待影評人也都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彷彿已經拿到奧斯卡獎一樣自視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