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超級警察 作品

1638、副院長


                 “iCu?”

  聽到這幾個詞語時,顧晨眉頭微微一蹙。

  之前來病房看望丁亮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其他患者,不過聽到轉入iCu,心裡還是有些同情。

  “今天是什麼?”丁亮期待的眼神看著顧晨。

  顧晨瞬間反應過來,趕緊將帶有餘溫的魚湯遞了過去:“是魚湯。”

  “顧晨,還是你懂我。”見好兄弟帶來的美味,正是自己最喜歡的魚湯,丁亮一把接到手裡,拿起筷子和湯勺便開始享用起來。

  盧薇薇則是坐到床頭一角,問丁亮:“話說昨天我們走後,白小蘭和吳俊有沒有過來?”

  “有啊。”喝上一口魚湯,丁亮也是點頭回復:“他們過來坐了一下,發現你們已經離開了,所以也沒待多久。”

  “所以昨天他們的採訪,實際效果如何?”盧薇薇是帶著打聽八卦的心態過來的,自然要帶點小道消息回去。

  丁亮搖搖腦袋:“也沒什麼,就說人家收的並不是紅包,而是醫生幫忙代收外院專家的約請勞務費。”

  “畢竟這種事情,醫院裡大家都是斯通見慣的,只是有些家屬不依不饒,跟醫院方面在其他地方起了衝突,然後就把這些曝光出去。”

  繼續喝上幾口魚湯,丁亮又道:“而且白小蘭跟我說,前幾年,晉省的某個醫院,也有一起手術引發高度關注。”

  “說是從京城天壇醫院來到該醫院對患者進行神經外科支架植入手術的醫生,在收取患者家屬準備的1萬元現金時,被家屬錄像並舉報。”

  “最後涉事的醫生和該醫院幫忙收錢轉交的醫生均被停職,而且值得關注的是,這1萬元,是醫患雙方協商好的,付給從外院約請的專家的勞務費,也即通常所說的‘飛刀費’。”

  “可最後怎麼樣?這件事情將‘飛刀醫生’再次推至輿論臺前,弄得大家都裡外不是人。”

  “原來是這樣?”感覺問題弄清楚,一切都好說。

  顧晨也就放下心來。

  誰說這種事情,在醫院很常見,但是普通民眾對這些所謂的‘飛刀醫生’也並不瞭解。

  因此看到一些斷章取義的視頻片段,出於對醫院各種陋習的鄙視,因此才會爆發不滿情緒。

  當然,這些也可以理解。

  畢竟收紅包這事,所有人都比較鄙夷。

  盧薇薇坐在一旁,隨手撥開一個香蕉咬了一口,也是問顧晨道:“那顧師弟,搞了半天,這‘飛刀醫生’跨地區行醫,到底合不合規啊?”

  “呃……”顧晨猶豫了幾秒,還是認真解釋著說:“說道‘飛刀’,你首先要知道‘飛刀’的含義。”

  “因為‘飛刀手術’,通常都是醫生利用週末或者休息時間,飛往外地做手術,並收取勞務費的行為。”

  “但是按照我國法律規定,醫生在沒有報備就到異地幹私活,可以認為是非法行醫,被停職也有理有據。”

  “但是在許多人看來,這裡面大有‘農夫與蛇’的意味,可‘飛刀費’,本身就是個你情我願的事情。”

  “你患者通過付出金錢,在本地就能聘請名醫,獲得相對滿意的服務。”

  “而醫生利用工作之餘,以自己的專業技術換取更多收入,單純以市場視角分析,這是一種自發性的資源平衡手段,因此‘飛刀’在醫療界已然是一種常見方式。”

  頓了頓,顧晨抬頭看著大家,也是繼續解釋:“但是從行業管理角度來看,醫療事業具有很強的公益性,醫療資源並不能完全交由市場支配。”

  “因為現在我國醫療資源整體緊缺,如果‘有錢就能買服務’,那麼優質資源,豈不是更加傾斜了?”

  “如果醫生‘有技術就能賣錢’,會不會導致醫生更功利?更挑病人呢?”

  “說的有道理啊,小夥子。”

  顧晨這邊話音剛落,臨床的老大爺也是認同的說:“畢竟這種‘飛刀’能讓有技術的醫生,賺取更多的收入,但也會讓醫生變得更功利。”

  “而且,‘飛刀醫生’普遍不報備就外出,一旦出了醫療事故,那算誰的責任?”

  “沒錯。”顧晨默默點頭,也是附和著說:“所以考慮到這些因素,我認為所謂的‘飛刀’,也只能藏在臺下。”

  “但是呢,管理部門顯然也關注到了這種供需關係,所以在6年前,衛計委推出了《關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到允許高水平醫生到省內其他有需求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

  “所以這幾年下來,對比起‘飛刀’屢禁不止,‘多點執醫’並沒有突破性進展。”

  看著一旁的幾名病人呆若木雞的盯住自己,顧晨也是繼續解釋:“而且我可以告訴你們,根據兩年前的官方數據顯示,全國多點執業的醫師為21.5萬餘名,僅佔全國執業醫師總人數的6.4%左右。”

  “其實原因也不難想象,‘飛刀醫生’一個電話就能外出,患者一手交錢,醫生一手做事。”

  “而‘多點執醫’則要經過漫長的流程報備,什麼路費、勞務費,也都需要通過醫院審計,難免複雜繁瑣。”

  “但是在媒體的報道中,其實最大的阻力,就來自於醫院本身。”

  “且不說‘多點執醫’給醫院造成了額外成本,有的醫院也擔心將醫生輸送出去,會導致自身競爭力下降,甚至造成個別人效率降低,人心渙散,這些都是醫院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