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超級警察 作品

906、我差點直接被救護車送往殯儀館


                 可能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在生日當天被宣告裁員。

  對於付天凱所說的這些,顧晨一點都不感覺意外。

  35歲,在其他職業中看似並不大,但是作為互聯網公司的碼農,確實到了職業末期。

  體力和精力都明顯跟不上年輕人。

  而公司講究的是利益優先,不談人情世故。

  這也是許多互聯網公司,為什麼每年都要大量校招優秀畢業生的原因,為了就是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替代那些拿著高薪的老員工。

  顧晨曾經瞭解過相關行業報告,就在一週前,顧晨還在圖書館權威雜誌上看到過一個權威數據。

  講的是某外賣公司發佈的一個騎手學歷數據,大概說的是有1%以上的外賣騎手,其實是碩士學歷。

  而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乘以中國的700萬外賣小哥。

  那麼就說明,至少有7萬名碩士正在從事送外賣這個職業。

  而對於這個數據,有些人或許會解釋說,是一些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賺錢交學費什麼的。

  但其實顧晨只想說,不用自己欺騙自己。

  顧晨曾經在一個權威火爆的圖片中,看到過關於互聯網各個崗位的前途和歸宿。

  排名第一名,也就是朱淮平曾經所從事的碼農未來,赫然就是外賣騎手。

  當然,產品經理35歲之後,也可以去開滴滴,至於淘寶店主、開店之類的,許多人選擇放棄,因為複雜程度比產品經理們上班門檻要高許多。

  顧晨也曾經深究過,為什麼許多35歲之後的職場人士,為什麼這些看似精英的人群,不是送外賣就是開滴滴呢?

  這個問題曾經引發了很多的討論,但是大部分都不在點子上,或者說,認識到問題本質的人沒有這個困擾。

  有這個困擾的人,確實沒有繼續工作下去的必要了。

  而人們對勞動者的普遍同情,讓這個事情經常會跑偏為資本的嗜血之類的角度,而完全不考慮資本都快倒閉的現實。

  就拿朱淮平所從事的軟件工程師來說,在鵬城,互聯網工資是普遍比較高的。

  如果你能幹到35歲,基本和其他行業幹到45歲賺的差不多,退休早也很正常。

  傳統企業你找個年薪百萬的都很累,但互聯網行業高級總監,不少都不止這個數。

  如果再算上股票的話,很多高級經理副總監,一年也有七八十萬。

  而真正的高層年收入普通都在200萬以上不封頂。

  因此當聽到付天凱講述關於朱淮平曾經剛入職互聯網公司,一年就拿到15萬的年薪,顧晨感覺並不奇怪。

  因為就在幾個月前,鵬城某家大型互聯網公司開除了一名員工。

  而這個員工則表示,公司開除的理由是工作不滿8小時,大家紛紛開始怒噴這家互聯網公司的不人道,但事實上呢?

  這位員工在公司8年,買了寶馬5系,買了南山區170平的大房子,做的是再基礎不過的工作,還遲到、早退、不在崗,不彙報工作。

  現在被開了,又要500萬的賠償。

  可以看出許多人賺著賣白菜的錢,卻在同情人家年薪百萬人士的前途。

  顧晨確實不太明白大家同情的點在哪裡?

  但從這裡也大概可以看出,為什麼35歲之後,不少互聯網人士被精簡的原因。

  因為他們賺的確實太多……

  既然如此,互聯網公司為什麼不找個年輕便宜有幹勁的呢?

  商業社會,優勝劣汰很殘酷,就是再牛的互聯網大廠,也不會成為碼農的養老院。

  除非你擁有獨一無二的實力,可以讓物聯網無法拒絕的優勢。

  但,或許這隻屬於少數人,至少像朱淮平這種普通碼農並不具備。

  這就好比,你可以從體育領域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球員35歲之後,基本就是處在下坡路,40歲就差不多到了退役的年齡。

  然後他們都幹嘛去了呢?

  只有少部分人進入了管理層,也就等於是做了教練,還屬於在這個圈子裡面混。

  可大部分人去做了別的事情,賺到很多錢的自由,有享受生活的,有過度享受後破產的,也有繼續做別的生意的、做公益的、做慈善的,筆筆皆是。

  所以當付天凱調侃朱淮平裁員之後的窘迫,顧晨覺得並不意外,因為朱淮平現在所面臨的,也是許多碼農都存在的問題。

  所以問題還是,大家的這種高收入,是年輕和努力換來的,而不是一直可以賺這麼多。

  隨著朱淮平年紀的增長,一方面已經不年輕了,一方面也沒有那麼努力了。

  因此顧晨很早就有關於自己的職業規劃。

  從警校出來工作,其實也是一種商業化選擇,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那一刻起,顧晨就覺得,自己可以把畢業後的人生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積累階段,主要是積累能力價值和物質價值,當然後者顧晨感覺對自己來說可有可無。

  畢竟如果在警局不好好工作,自己就要回家繼承龐大的家產,這個階段顧晨主要定義在畢業到35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