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超級警察 作品

23、顧晨哪去了?

  十分鐘後,開鎖匠跟房東也來到現場,用著各種工具,粗暴的將門撬開。

  顧晨跟隨著王警官,戴上手套和腳套進入到現場。

  房間是個僅有二十平米的地下室,地上到處都是啤酒和罐頭,垃圾筐的外圍,還散落著一些方便麵的外包裝,整個房間都散發著一股惡臭味。

  而這名死者,胸膛上插著一把匕首,仰面躺在床上,血液早已將被褥染紅,發出陣陣腥味。

  “死者應該是個單身漢。”顧晨戴上口罩繼續說道:“而且,非常不注重個人衛生。”

  “你說的沒錯。”王警官點點頭,他看著破損的大門又道:“這傢伙從裡面插上插銷,難道是想讓自己死後不被發現嗎?這沒道理啊,看上去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顧晨主動檢查了一下現場情況,他沒有挪動屍體,也沒有擦拭血跡,更沒有為死者整理衣物。

  一般來到案發現場,任何痕跡和物證,都有可能帶來新的發現。

  就比如下雨可能衝沒的血跡、足印,該遮擋的做好遮擋。

  如果現場有受傷人員,需要及時搶救,但對傷者被發現時的具體方位,包括頭、腳的朝向,要清楚做好標記。

  而對現場所留的屍體、血跡、手印、腳印、毛髮、衣物、菸頭、紙屑、排洩物、兇器等各種痕跡和微量物質進行保護時,為了醒目起見,有些痕跡物證要作警示標記。

  還有露天現場的痕跡物證,為防止人為或自然力的破壞,可用席子、塑料布、臉盆等遮蓋物保護起來,遮蓋物不要使用具有散發強烈氣味的物品,以免破壞嗅源。

  顧晨現在要做的,就是保護好現場,對可疑細節進行拍照取證。

  隨後,耐心等待市局技術科的法醫過來,對死者進行一套法律醫學鑑定。

  王警官看著顧晨的專業操作,他沒有說些什麼,更挑不出毛病。

  顧晨的操作符合規範,甚至比一些老民警還要專業。

  王警官心裡慶幸,心說帶著顧晨在身邊,用起來確實挺順手。

  十分鐘後……

  市局技術科的劉法醫,帶著他的助手一起來到現場,跟王警官簡單寒暄了幾句後,他便立馬進入到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