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盛唐:我的父親是李世民 作品

第786章 鄭國公府談國事

  知識和莊稼不一樣,莊稼春天種下去,夏天看起來就很茂盛了,秋天就有果實可收穫。

  一個人的才華不可能一春一秋就長起來,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的事情怎麼能指望短期內就做好?

  只不過僅僅一人上榜,這屬實是太慘了點。

  魏徵不出聲的笑著搖了搖頭:“這話我聽不懂,怎麼進士還分庶族不庶族麼?”

  李泰說話他聽不懂,他說的話李泰可聽懂了,這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他要一視同仁,不能搞特殊化。

  “魏公說的是,我只有一點疑惑,如果立個標杆的話,是不是能有點影響力?號召更多的人走上科舉之路,豈不也是招賢之道?”

  李泰當然知道做事要稟著一顆公心,無論什麼出身,都該一個標準對待,不能憑喜好私偏某個人。

  尋常事尋常法,這沒有毛病,但是特殊的事就該特殊對待,李泰想直接給庶族進士一個高官,讓別人瞧瞧什麼叫“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李泰的想法有錯嗎?沒有錯,他這是很中規中矩的為政之道。

  給什麼人待遇就是鼓勵向什麼人學習,獎勵什麼事情就是激勵大家都去這樣的事情。

  自己翻來覆去的琢磨,怎麼想怎麼覺得對,怎麼想怎麼找不出不對的點,這時候他就知道自己掉進了一個盲區。

  任何事都會有利弊兩端,而自己怎麼看都只能看到一端,那就證明自己的見識不足以操控這件事情,所以他非常謙虛的來找魏徵了。

  他猶豫了幾天都拿不定主意,而魏徵連一秒鐘的猶豫都沒有,直接就給了答案。

  他必須要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哪怕被罵也無妨,解決這一件事並沒有多重要,重要的是他得知道自己差在了哪裡。

  魏徵淡淡的微微一笑,對他這個態度很是滿意。

  沒有人喜歡只知道要答案而不知道求過程的學生,知道怎麼做最大的作用也就是解決眼前的一件事,知道為什麼這麼做,才能夠真正的成長。

  “讓更多的庶族站在朝堂上,你覺得是急事嗎?”魏徵昏黃的老眼看得李泰心裡湧起一絲的忐忑,在這位老者的面前,讓人不自覺得就有種拘謹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