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熊 作品

第84章案中案(50)

  有明確的失火起因,有明顯的活人被燒死的痕跡,再加之家屬不願對屍體進行解剖,並也認為僅是“失火”事故。據此,火警將此認定為“失火”並無不妥。

  當然,馬弘文在乎的並不是火警的認定結果,他在乎的是王文輝夫婦居然是被活活燒死,而不是被人謀殺後,僅是屍體被烈火焚燒。

  老法醫提供的手指骨再度浮現在眼前。聯想到王文輝被燒成炭粉的一隻手掌,馬弘文能基本確定手指骨的主人應當就是王文輝。同時,成了炭粉的手掌,也不會讓現場鑑定的火警察覺出王文輝的屍體少了一根手指。

  如果說,王乾山並未激情犯罪,並且真是“失火”,王文輝夫婦也只是單純的死於火災,那麼王文輝在大火發生之前,也就是生前被切斷,或者被剁斷、被削斷的手指則無法解釋。

  出現這種相互矛盾的情況,其可能性只有一種:行兇者並未真正將王文輝夫婦“殺死”,卻認為他們已經死了,然後著急忙慌地佈置現場,製造種種“失火”痕跡。大火發生後,王文輝夫婦突然醒了,然後嘗試求生,但身負重傷,有心無力,最終也只能“被活活燒死”。

  問題來了,王文輝的手指骨,是怎樣逃過被烈火焚燒的命運?為什麼又到了王元鵝手裡?

  父子二人爆發激烈衝突,甚至大打出手,王乾山一時衝動,操起利器,猛然向父親砍去。王文輝慌忙伸手抵擋,或者想去搶奪王乾山手中的武器,混亂中,被削去一根手指,這種可能性較大。

  事後,被削斷的手指也應當遺落在現場。王乾山將其帶走,並隨身攜帶,然後“睹物思人”,將其作為紀念父母,或寄託哀思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如此,它也不應該出現在王元鵝手裡。

  段明的另一個發現讓馬弘文很快就解答了這個疑問。

  王文輝的老宅裡,鋪設在廚房下水道上的水泥橫杆,有一塊被人翻了過來,並且擱置在一邊。老宅廚房採取老式的下水設計,下水道並非密封管道,而是一道凹形水槽,上面鋪著塊狀鏤空的水泥橫槓,作為掩蓋。

  這樣的下水設計多出現在農村鄉下,並且年代久遠。王文輝的老宅所在地原本就是農村,隨著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王文輝在開診所時,這個地方已經發展成了城鄉結合部,到了現在已經成了城區。

  這種下水設施容易產生異味,並且極易讓廚房潮溼,滋生蚊蟲。王文輝當年可能就是想將下水道換成密封,才會動手修整。

  此外,燃氣管道沿著下水槽鋪設,鑲嵌在另一條凹槽裡,和地面平齊。管道裸露,沿著牆角底部延伸,從灶臺下穿過,緊靠洗菜盆的下水管。

  這些都與當年火警事故調查報告中的記錄一致,說明老宅在遭遇火災後,仍是按照原有的樣子進行修繕,並未有過改動。

  由於一直沒有人居住,段明看到的下水道自然十分乾燥。

  再聯想到老法醫根據戒指上的蛾蚋乾屍,推測手指骨可能會存放的環境,問題也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