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榴彈 作品

第166章 瘋狂的訓練

步槍的刺殺術,則重點訓練何煒在國軍現有刺殺術的基礎上融合美式刺殺術的改進版刺殺術。

這部分的訓練是全營官兵都需要參訓,包括炮兵連,通信排和輜重排這些非戰鬥步兵單位也必須要訓練,何煒要求他的部隊無論是不是步兵單位,人人都需要掌握武器使用和刺殺這些基本技能,這樣一來,非步兵單位的士兵們也有了自衛的能力,而且一旦戰局突變,這些非步兵單位的士兵也可以拿起步槍機槍投入到

何煒將每個班都分成了若干個伍,以伍作為最小的基本戰鬥單元,這一部分的訓練相較於

這種操典其實是日軍大正時代步兵操典的翻譯版,這本操典中的步兵戰術,還停留在

何煒現在則要完全將其改換成以步兵班和伍為最小基本戰鬥單位的戰術,好在

當然,這部分的訓練只是步兵連隊來練,炮兵連,通信排和輜重排則無需訓練步兵戰術,而是進行專業技術訓練,炮兵連訓練八十一毫米迫擊炮和四十七毫米平射炮的各項操作規範和射擊戰術,通信排需要對有線和無線通信的作業規程進行訓練,輜重排則要按照輜重兵操典進行訓練。

訓練的

而貫穿各部分訓練的,則是每日雷打不動的體能與越障訓練,體能訓練即三公里武裝跑步,步兵要呈戰鬥著裝,穿著戰術背心,水壺灌滿水,子彈包裝滿子彈,帶上各自的武器跑,炮兵,通信兵和輜重兵要求稍低,只穿上戰術背心跑步徒手跑即可。

越障訓練,又可以稱五百障礙,和三公里武裝跑步的著裝要求相同,但改為要求單兵通過五百米長的障礙場地,內有高低槓、爬竿、板牆、高跳臺、跳壕溝、獨木橋與低絆網等,旨在訓練士兵通過複雜地形地段的能力。

對於特務營的戰鬥力,何煒的定位是,當和日軍中隊及以下單位作戰時,要具備全殲對方的能力,當和日軍大隊級單位作戰時,要能重創敵軍,當遇到日軍步兵大隊以上級別的單位時,要能頂得住日軍的攻擊且能做到全身而退。

何煒相信,通過這三部分的訓練,要達成這一目標不是難事,僅就火力而言,何煒的這個特務營遠超日軍的步兵大隊。

日軍的步兵大隊一般下屬三個步兵中隊,一個重機關槍中隊和一個步兵炮小隊,其步兵中隊的主要裝備是步槍,輕機槍和擲彈筒,特務營步兵連的裝備是步槍,衝鋒槍,輕機槍,通用機槍,在步機槍火力上,特務營對日軍的步兵中隊是完全的碾壓,而日軍的近戰衝鋒槍火力則是空白,特務營步兵連則裝備了大量的機關槍,對日軍的步兵中隊也佔有絕對優勢。

唯一的缺憾,便是日軍的步兵中隊裝備有五十毫米擲彈筒,而特務營的步兵連則沒有對應的火力,不是何煒不想裝備,也不是沒有擲彈筒給特務營裝備,擲彈筒這種東西中國早已經大量仿製,在南京的軍火倉庫之中就有大批大沽兵工廠生產的仿日本大正十年五十毫米擲彈筒,可何煒卻沒有給特務營配備。

因為在何煒看來,擲彈筒實在不是什麼好武器,這玩意其實屬於是一種類似輕型迫擊炮的東西,威力射程都還夠用,可是沒有完整的專用瞄具和射擊支撐設備,射手的瞄準全靠經驗和感覺,要想訓練出一名合格的擲彈筒射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彈藥,何煒現在卻沒有這個時間,故而,何煒沒有給自己的部隊配備擲彈筒。

其實在他心中,最為合適的步兵連級曲射爆破火力是六十毫米口徑的迫擊炮,迫擊炮配備有炮架和專門的瞄準具,要比擲彈筒好用的多。

當下最為經典的法國布朗德六十毫米迫擊炮已經誕生了兩年,這種經典的六十毫米迫擊炮後來又被美國人仿製改進,成為了2式六十毫米迫擊炮,而中國的六三式六十毫米迫擊炮的最初原型,也是這型法國造布朗德六十毫米迫擊炮,不得不說,法國人搞迫擊炮實在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