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榴彈 作品

第77章 晉升中尉

 “軍長好!”

 “老師長好!”

 “軍長!”

 該員中將正是前來第一線視察的十四軍軍長李默庵,同時也是第十師的上一任老師長,身後還跟著一名上校,這人何煒倒是很熟悉-那是他的團長,上校,劉明夏。

 在大白水的五十七團指揮所聽取完陳震的戰鬥報告後,意猶未盡的李默庵決定到閻莊的第一線陣地視察,而就在李默庵到達閻莊時,日軍正好也發起了攻擊。

 於是,李默庵在閻莊外圍的寨牆上目睹了剛才這場戰鬥的全過程,在五十七團團部,李默庵已從團附陳震的口中獲知了何煒的敵前脫險經歷和優良表現,但終究是口中之言,難以引為實據。

 行伍多年,李默庵憑經驗也無法相信,一個初出茅廬,未經磨礪,幾個月前還是見習官的少尉有這種本事。

 可一場實地觀看的完整戰鬥,卻打消了李默庵的所有懷疑。

 李默庵稍作打量面前幾人領子上的軍銜,走到了何煒面前,說道:“你就是那個黃埔十一期的少尉排長?”

 “是,長官!”何煒立正答道。

 李默庵看了看陣地上飛雷炮拋射用的土木工事,有些好奇的問道:“這就是你搞的那個飛雷炮?”

 在陳震給他的口述彙報中,李默庵已經知道了閻莊第一線陣地申請大量炸藥的用途,飛雷炮的威力嘛,目睹了整場戰鬥,李默庵當然也見識過了,大量炸藥塊被拋射到天上,再綿密的落地爆炸效果,威力上和震撼力上確實不低。

 但李默庵也是多年戎馬,山野炮集團轟擊的大場面見得多了,不要說日軍的炮擊,就是中原大戰時閻軍的山炮轟擊也要比這猛烈的多。

 讓他意動的不是飛雷炮的震撼力,而是其輕便性,簡易性和巧妙的使用構思和創意,飛雷炮雖與正經的身管火炮無法相比,但放在步兵手中,那就是難得的重火力!

 李默庵對於爆炸火力的渴求源自的是中國軍隊炮兵火力的貧瘠,拿第十四軍來說,下屬的三個步兵師,炮兵火力簡直可以用可憐來形容。

 第八十三師還好,師直屬一個炮兵營,裝備有十二門日本造的大正六年式山炮,八十五師有一個山炮連,配備的是四門北洋政府時期陸軍部從意大利購買的六十五毫米過山炮(意大利Canone_65-17_modello_1山炮),李默庵最為依仗的第十師,乾脆就沒有師屬炮兵!

 這次十四軍開到忻口,幸好中央把裝備博福斯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兵第五團的一個營配屬過來,又把從涿州和保定前線撤下來的五十二軍下屬的第二師的師屬山炮營調了過來,晉綏軍又協助加強了一部分炮兵部隊,否則李默庵真覺得這仗根本就沒法打!

 李默庵就一直盯著那工事,顯然對其有著濃厚的興趣,殲敵一個加強中隊他是一句也沒有提,似乎與飛雷炮相比,殲敵一個加強中隊的豐厚戰果似乎也黯淡了不少。

 “軍長,的確是職提出的。”何煒回報道。

 “老師長,這個飛雷炮就是何煒搞出來的,它的原理,就是利用炸藥的爆炸力,拋射出更多的炸藥來攻擊敵人,只要掌握好藥塊的數量,發射的角度,運用起來非常方便,剛才的戰鬥,日本人被我們用這東西一炸就垮了,何煒,你跟軍長詳細說說。”

 傅琛在第十師任職多年,和李默庵說氣話來就輕鬆許多,他黃埔軍校畢業分配到第十師時,李默庵還是這個師的師長。

 何煒終歸是第一次見到這麼高階的長官,他穿越前後,中將還真沒有見過,多少有些不適應,他輕咳一聲,隨即指著最近的一個飛雷炮發射工事說道:“長官,我國軍重火力不足,特別是各層級單位的伴隨火炮,反坦克火炮,支援火炮,壓制火炮近乎於零,在較近距離作戰時,用此飛雷炮作為補充火力,將大大彌補我軍火炮不足的劣勢,在攻擊作戰時,面對敵堅固工事,我軍火炮不足,同樣也難以攻堅,無法破壞敵築壘地域堅固陣地前的鐵絲網,鹿砦等障礙物,但是有此飛雷炮,我們就可以使用它來破壞敵較輕型的障礙物,為攻擊的步兵部隊打開通路。”

 “在使用中我已經掌握了固定的角度對應的藥包數量,拋射距離和大致威力,只要每個人都將其熟稔於心,那麼其使用將是非常迅速和便利的,無論攻與防,對我軍作戰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