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十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

 
趙駿沒有聽出異樣來,因為晏殊已經通過他的支教錄取通知書看過,知道他是去大涼山的藏族自治縣去支教,所以靈機一動,加入了藏人村支書這個角色。

 
另外從口音上范仲淹是關中人,說官話也比較生硬,而且剛才那一嗓子他沒有認真聽,因此光憑這一嗓子,聽不出具體口音。

 
但對方的反駁他是聽到了,趙駿於是說道:“尼瑪叔好像有不同見解,那你不知道一件事。”

 
“什麼事?”

 
范仲淹下意識問。

 
“王曾與呂夷簡意見不合,多次發生爭執。景祐四年,王曾忍無可忍,直斥呂夷簡“納賂市恩”。呂夷簡請求在仁宗面前對答,但當仁宗詢問王曾的理由時,王曾卻語屈,這就說明呂夷簡為官非常清廉,至少不是什麼貪官汙吏。”

 
趙駿說道:“而且他維護了宋仁宗的權益,也一直在教導宋仁宗像一個明君一樣治國,沒有跟南宋那群昏庸奸相一樣出賣國家利益,害死自家大將。種種跡象表明,呂夷簡確實是個忠臣好官。”

 
“那既然呂夷簡是好官,范仲淹不就是奸臣了?”

 
范仲淹冷笑道。

 
趙駿覺得他語氣有點生硬,而且思維有點非黑即白的二維管,莫非是老範粉絲?

 
這尼尼村真是夠奇怪的,村長是驢車戰神趙光義粉絲,村支書是范仲淹粉絲,怎麼都喜歡大慫這種垃圾朝代呢?

 
“不能這麼說,呂夷簡是好官,王曾也是個好官,范仲淹更是,他們只是立場不同而已。”

 
趙駿就解釋道:“因為呂夷簡受趙禎的寵信,所以有些乾綱獨斷,讓王曾和范仲淹都不滿,但歸根到底,他們都是為了國家好。”

 
“是是是,他們都是為了國家好。”

 
晏殊打了個圓場。

 
趙駿又笑著說道:“尼瑪叔是有些鑽死衚衕了,脾氣倒是跟范仲淹有點像,太執著於對錯。這世上其實並沒有非黑即白的人與事,也沒有至善至惡的絕對,聖人難道就沒有犯錯的時候嗎?”

 
“正因為複雜,正因為混沌,才需要更多層次的解讀,才需要一分為二的理解,就好像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和蘇軾。”

 
“王安石想搞變法改變宋朝因為三冗問題而持續積貧積弱的問題,是不是說明他跟范仲淹一樣是一個大忠臣?他吸取了范仲淹的教訓,不再像范仲淹那樣主打改革吏治,而是想改革經濟、軍事和農業。”

 
“但他雖然沒有裁減官員,還設置了一些新的部門增加官僚。可問題是他的變法還是過於激進,且提出的政策也很難完美的實施下去,上層想得是好,到了下面就變味了,結果就是對百姓的負擔更重,加劇了國家動盪和嚴重內耗。”

 
“蘇軾自己也是改革派,他發現王安石的政策有不妥當之處,所以激烈反對。王安石是名傳千古的清流名臣,蘇軾也是。難道就因為蘇軾反對王安石而成為奸臣嗎?這顯然是不講道理的事情。”

 
“而且寫《資治通鑑》的那個司馬光,也是王安石的反對者。雖然王安石倒臺之後,他思想極為偏執地把王安石的一切功績抹殺,甚至王安石在時發動戰爭打下的土地,司馬光都要將其送給西夏,可以說是愚蠢至極,可他死後家無餘財,十分清廉,子日叔能說他是奸臣嗎?”

 
一席話語出來,令范仲淹都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因為他都不認識王安石蘇軾司馬光。

 
王安石今年才十五歲,要到五年後慶曆二年才中進士。

 
司馬光倒是十九歲了,也要到明年才入仕。

 
至於蘇軾?

 
今年才剛出生。

 
所以讓范仲淹跟趙駿說一群未來的人怎麼樣,他怎麼說得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