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320章 皇權與禮教的初次碰撞

  他們可不想以後的君主代代都和老朱一個樣。

  那這官當的還有什麼意思。

  是以即便明知事不可為,共識的時間也非常倉促,一眾文官,乃至於淮西舊部的官員,都趁著在奉天殿外匯聚的間隙,聯袂請求韓國公替孔家發聲。

  即便對孔家的懲處不能夠推翻,也絕不能讓朝廷在藉機擴大打擊面了。

  望著冷場的奉天殿。

  臺上的朱標鎮定自若,偏頭看向文官的行列,若有似無的督促道:“若無奏本,今日朝會便到此為止,各部各司其職,回返辦差去吧。”

  面對小朱的步步緊逼。

  矗立在文官之首的韓國公李善長望著左右閉目養神的幾個尚書同僚,心中早就罵開了。

  今日一早。

  他也收到了那份來自於蘇州府動亂案的報刊。

  對於幕後造謠推手是孔家之事,他並不感到意外。

  只是覺得麻煩而已。

  畢竟他如今的官職為禮部尚書,在宰相被廢的今日,說一聲天下文官之首也不為過。

  對於蘇州動亂罪魁禍首的處置方案,朱標和六部尚書都已通過氣,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這後續對孔家的處置方案,就是一個需要權衡的難題了。

  罰的重了。

  無疑會在天下折損他的名譽。

  打擊他在朝堂的威望。

  罰的輕了。

  朱標這關就過不去。

  歷經了幾次和朱標的博弈,李善長早就沒了半點輕視之心。

  不敢輕慢半點。

  好不容易才盤算好尺度,安心上朝。

  可當他趕到了大明宮,被一眾朝堂文官簇擁裹挾,七嘴八舌的請他出面,替孔家周旋一二,他掃視左右,發現並沒有看到其他幾位尚書時,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彼其娘之。

  他成“代表”了。

  這是要讓他替孔家脫罪的節奏啊。

  可這罪是這麼好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