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290章 橫豎都是死,就看他們選擇那條死法了

  “是謂國家。”

  “這是為君者與天下士族之間最根本之衝突。

  “至於那些隨王朝興衰,代代更迭的臣子,鄉紳。不過是眼熱於士族之利,幾千年來,上行下效的拙劣效仿者罷了。”

  “只是由於利益一致。”

  “每當遭受清算時,他們會天然抱團以對抗皇權。”

  “至於那些偷逃賦稅,兼併田畝之癥結,都不過是這根本衝突的具體表象而已。”

  聽著這段對門閥赤條條的剖析。

  朱標的眼裡滿是震撼。

  不禁拖延了口唾沫。

  這等的權謀治國之說,無論是他所讀過的經史,還是與宋濂和朝中大臣們的問政中,都從未感悟過一星半點。

  就是在老朱的口口相授下,他也不過領會了一點皮毛。

  哪裡聽過這等如醍醐灌頂一般的治國箴言。

  真真可以於治國一道開宗立派了。

  留待了將近盞茶的功夫。

  朱標才算領會了常升的意思,輕嘆一聲,用略帶些乾澀的嗓音問道:“所以,孔家必須滅,是麼。”

  常升沒有再隱瞞自己的心思。

  只是微微頷首。

  “算起來,我與孔家並無任何的利益衝突。”

  “只是欲想大明興盛,孔家的存在恰巧就擋在了那。”

  “清了這塊絆腳石。”

  “無論是推行田畝的清丈,還是施行教化之變革,殺雞儆猴的威懾都足夠了。”

  “我也並沒有想對孔家趕盡殺絕的意思。”

  “但只龜縮盤桓在曲阜一地,籠絡天下讀書人人心的孔家,定然是沒有散至整個大明,為天下興學的孔家的作用來的大。”

  “只要徹底清除了孔家那些權慾薰心之輩,官學之校訂,也可以讓孔家人繼續參與。”

  “只是官學後續定然會做出刪減,修改和增添。”

  “旨在為大明朝廷培養、教授、篩選治理國家的實幹之才。”

  “待到大明富裕了。”

  “有餘力將官學開至大明的每一府,一縣,乃至一村,強制適齡之孩童統一入官學讀書,禁止私設私塾。”

  “屆時,藉由官學講師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