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275章 誰也別想好過

  但如今這局面不差。

  幾個筆桿子換個地方還能再廢物利用一回。

  至於那原本的替罪羔羊,正好由那些市井潑皮們彙報而來,謠言的真正推手陸家來代替,不顯得更有誠意麼。

  如今只要讓這謠言再發酵一下,讓那些原本在儒學學爭中落敗下來,如今被排擠,想要趁火打劫,火中取栗,與孔家北宗早先私下有過接觸的儒學家族,一併攪和這“混水”裡來,便通通有正當名目,將他們舉家流放發配到北地“支教”了。

  一來平衡南北兩地的教化師資。

  二則也是給一些有心人的敲打,免得總有人拿法不責眾說事。

  想到此處。

  道衍也如釋重負般自語道:“時隔近半載,少詹事所盼之局面終成,是時候該給少詹事與太子送一封密信,以便提早分配安排這些儒學家族的去處了。”

  說著,道衍便將如今蘇州府內的局面與未來一段時間的預期一併書於信中,差人送出。

  只是道衍並不知道。

  他的這封密信一出蘇州府,送信的人,立時便多了一個。

  ………………

  “若不是親眼所見,吾實難相信,一夜之間。整個蘇州府就能因為一個關乎孔家的謠言風聲鶴唳,甚至於,不惜衝擊那些大儒府邸,這事鬧的,是不是太大了。”

  “事已至此,就別說喪氣話了,若沒有,這風聲鶴唳,你我四人腦袋上的烏紗帽,還不知道保不保得住呢。”

  “賀兄,此番若能過關,從今往後,我們三人便甘做你的部屬了。”

  “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就別說那麼多兩家話了。”

  坐在蘇州報社落座的庭院裡。

  四名報社主編皆盡一臉聽天由命的靠在木椅中。

  這已經是他們能盡的最大努力了。

  雖說如今的局面有些用力過猛,直接導致數名大儒的府宅遭受了衝擊,但也沒有超出他們的預期,畢竟只要不真正鬧出人命來,一切都還是可控的。

  只是歷經了擦著報社規章的邊,煽動了一回輿論,哥幾個似乎也是第一回真切的感受到手中公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