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264章 二桃殺三士

  “雖說孔軍文明傳揚天下,然而孔家兩宗來蘇州府已有半月,究竟做的如何,你我心知肚明。”

  “說是分為了兩宗,但到底出自一家。”

  “南宗雖有出力,但更多是在與北宗相互攻訐,不務正業。”

  “北中就更不用提了,眼高於頂,目空一切,才疏學淺不自知,只識詭辯,還指手畫腳。”

  “如此孔家,沽名釣譽,實在汙了祖先的遺澤得了文名,倘若再讓他們摘了官學的校訂之名,豈非是助紂為虐。”

  “這等好事,絕不能便宜了孔家,我等都當,謹言慎行,共同保守此密!”

  “對!誰若違背,定當斷子絕孫!”

  大儒們群情洶洶的就欲把孔家也給趕走。

  果然。

  涉及到這些根本利益的時候。

  莫說是孔家的遺傳,就算是孔子在世,他們也得爭上一爭。

  面對著七嘴八舌的一干大儒。

  宋濂只得無奈的搖頭,這種手段,一看就是道衍的手筆。

  說到底無非是簡單的二桃殺三士之謀。

  只是將桃換做了文名而已。

  雖然是簡單的挑撥離間。

  但卻是陽謀。

  而且事先沒和他打招呼。

  直接把蘇州知府派來,以為保證。

  因為道衍知道他的底線,為了太子的謀劃,為了天下讀書人的前程,宋濂不是不可以妥協一二。

  但要讓他也攪和進泥潭。

  莫說宋濂自己願不願意,有人要是這麼做了,只評宋濂是太子老師這層關係,老朱家都饒不了他。

  什麼樣的老師教出什麼樣的學生嘛。

  但道衍和他其實並沒有什麼矛盾,只是一個選擇的不同。

  宋濂以教化為先。

  即便是要打擊孔家“神”化的文名,以鞏固王朝的統治,那也得先把官學校訂好再說。

  但在道衍那。

  這卻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不趁著這半月積攢下來的矛盾,在藉由蘇州日報調起事端引爆,一鼓作氣的把孔家的文名打趴下,這場倒孔清算,以孔家底蘊,換整個大明北境文風復興的機會便不會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