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170章 老李這人能處

  一個管國家錢糧,一個管軍備後勤的都說自己無能為力。

  其他各部就更不用多提了。

  就連朱標自己都“承認”,並深深為之嘆息道:“父皇這手先斬後奏,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大明立國不久,南北戰事未平,朝野上下哪裡不需要錢糧支持,百姓也仍需多加休養生息,更不能加徵他們的賦稅了。”

  “倘若真的沒辦法。”

  “這籌糧不力的罪責,孤便一力擔了吧。”

  “太子殿下。”

  聽聞朱標這陣深沉的感慨和決議,滿朝的文武都不由心中一顫。

  和昨日不同。

  朱標今日的擔當,屬實是說到文武百官的心坎裡去了。

  “太子殿下。”

  “老臣有一策,雖不成熟,但,或可一解籌糧之難。”

  在“所有人”都無計可施時。

  出聲的依舊還是那位李相國。

  除了殺雞儆猴,這位今日怕不是想“大殺特殺”一番,證明自己寶刀未老,高調立旗。

  倘若他真能完成這等壯舉。

  即便是潛藏在文武百官中,口服心不服,或者根本就不對付的官員,也不能不對他豎起一根大拇指了。

  朱標“眨了眨眼”,似乎在確認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隨即便喜上眉梢的追問道:“韓國公有何良策,不妨直說,即便有所疏漏,文武百官都在,定能相助韓國公,查漏補缺。”

  李善長對上了小朱的目光。

  心中的憋屈無以言表。

  若不是昨天被他那假借醉酒的傻兒子擺了一道,把他坑上了太子的賊船,今天這汪渾水,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趟的。

  一個不好。

  他此生的名望都將付諸東流。

  這坑爹貨。

  要不是娶了公主,回去就把他的腿打折了。

  看著一切都照著“劇本”來的韓國公。

  常升也站在百官之中,嘴角微翹。

  老李這人能處。

  有鍋他是真的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