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165章 刻板印象與權錢交易

  藉著胡惟庸案,朝野上下的吏治整肅了不少。

  百姓積極墾荒。

  朝廷赤字大大緩解。

  只有財政一如既往的糟糕。

  這還是胡惟庸案株連抄家了一大筆銀子,常升憑藉自己的能耐和走私案,往朝廷裡劃撥了不少現銀之後的結果。

  如今也只是找補了點零頭

  實在是老朱當年印鈔印的太爽,給朝野埋下了一個大坑。

  這坑不填。

  朝廷的財報就永遠沒個出頭的日子。

  雖說緩解的辦法有不少,大不了就建造戰船,殺到倭寇老家,讓小日子國的人全部挖銀礦去。

  但這也只是往大明臉上粉飾了些許泡沫。

  並未真正促使大明興盛。

  先養人,再搞錢,最終通過一系列變革徹底整頓了朝野,集中了權力之後,才是大明科技興國,大躍進的時候。

  現在著急扯開大步。

  不僅會扯著蛋,還會給大明的根基埋下無數的暗雷。

  所以。

  入朝都半年了,常升明面上真正造成的影響,也不過是給小朱蜇摸了一群值得培養的新人而已。

  但等再過著時日。

  藉著給整個應天府權貴之家安裝水塔“空調”,整個應天府家中藏有不少銀錢的名單到手,常升這半年多來的佈局之效,就可以真正的展露其冰山一角了。

  當翻開一本工部的奏本。

  看著太平府疑似勘探出石炭礦時,常升雙目一亮。

  太平府,煤礦。

  這不就是馬鞍山煤礦麼,

  想想之後一系列佈局所需,常升就將這奏本擺到了朱標面前。

  “姐夫三日前不是問我,要如何給為朝廷斂財麼,姐夫若能將這煤礦和對應的匠人劃撥於我,今歲我至少能替內帑和國庫賺個一百萬兩。”

  朱標看也不看奏書。

  直勾勾的盯著常升的眼睛到:“煤礦可以給你,內帑要佔八成的分子,還要正常與朝廷交稅。”

  常升不禁莞爾。

  “成交。”

  兩人對視一笑,正想再調侃兩句,就聽內侍在殿門外傳信。

  “太子殿下,兵部尚書趙本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