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136章 應天牡蠣貴

  朱標都這麼說了。

  他就這麼信吧。

  “生蠔宜鮮食。”

  “姐夫直接派內侍自己去挑吧。”

  朱標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的提議道:“不若讓內侍以宮中的名義採買?”

  好漢樓的牡蠣賣出了名頭。

  今日沒有安排都已經擠上了大明報社的頭條。

  頗給人一種“洛陽紙貴”之感。

  如今一個牡蠣可以賣出十五文,宮裡這麼多人,需要的數量必然不少,若是讓常升進獻,那損失可不算小。

  常升不在乎的搖了搖頭。

  “再有下回,勞煩宮裡把需要的數目一同算上報我,下船就運到宮中冰室裡,剩下的牡蠣殼也別扔,可可磨粉藥用。”

  “屯的放不下了,還能喂家禽。”

  “甚至用以肥田。”

  朱標雙目一亮,驚喜道:“竟能如此?那升弟此番海產調配豈非還有些賺頭?”

  適逢換季。

  好漢樓的生意蕭條,朱標肯定是有所預料的。

  這畢竟關乎東宮的進賬和用度。

  所以朱標也算過。

  一艘船的漕運費用約莫百兩,這一趟就是一千兩的成本,還不算海產收購的成本。

  而那些攀附在海產坊市,替常升加工的潑皮們,一月也需約莫一兩銀子來滿足一家老小溫飽,此外還要交商稅。

  一來二去。

  即便常升想出了用便宜的海產替代冬日果蔬的辦法,即便以卓絕的廚藝拔高了它們的身價,其中的利潤也分攤的差不多了。

  至少在水產坊市興旺之前,朱標原本都不指望還能從好漢樓分銀子了。

  常升也不瞞朱標。

  作為好漢樓的實際大東家,朱標只要想,自然有權看賬本,海產的利潤對他是沒有秘密的。

  “這些剩下的殼,泔水都是邊角料,不值錢。”

  “海產本身的利潤就已經足夠豐厚了。”

  “所有的海產,我都是按一斤一文錢的價格來收的,算上那些水師從漁民手中代收和自己出海捕撈的成本,一趟也不會超過一千兩銀。”

  “算上漕運和海產坊市的用人成本,一月一趟的總成本大約就是四千兩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