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115章 知府的“投誠”

  “沒有再說。”

  總旗接了命令,當即就頭也不回的快步折返。

  而常升翻閱著眼前的賬本,不過對照翻閱了幾頁,就已經漸漸發現了食鹽賬本的的貓膩。

  因為是走私販賣。

  這些食鹽販賣的價格往往偏高不說。

  收購的價格往往都壓著朝廷的最低底價。

  然後在運輸和人力上,往往擠出來了大量利潤,用來僱傭人手。

  估計是食鹽轉手販賣實在弄不出什麼秘方的貓膩來。

  只得通過運輸和人力的空餉合法輸送相關利潤了。

  “你就如此篤定,蘇州城裡的形勢會依照你所料而變化?”

  “說來不僅是蘇州府。”

  “應天府好似也是這樣。”

  道衍不知何時從偏堂站到了常升身後,望著離去的總旗,問出了他一直困惑的問題。

  常升頭也不抬的笑到:“你想多了,我哪有這算無遺策的本事。”

  “如果說應天府裡,我還有不少耳目可以藉助。”

  “蘇州府裡我可是舉目無親啊。”

  “我到底不過比你更懂些人心而已。”

  自謙了一句後,常升合上了賬本,隨口提醒了句。

  “你沒注意到嗎?”

  “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我一堂堂的朝廷欽差受倭寇夜襲,不論我是否受傷,但我昨夜上船坊總是他的安排,他於情於理得擔點責任吧,可他一知府在官場浮沉了這麼多年,居然能直到現在都不露個面,向我賠個罪。”

  “依照他一開始上門拜訪時,那進退有據,不留話柄的做派,這合理嗎?”

  “就連廖權帶兵入城,李亨也沒什麼應激的反應。”

  “這說明什麼?”

  “要麼是他徒有其表,不過是一銀樣蠟槍頭。”

  “要麼,就是發生的一切都還在他的掌握之中,他不僅有信心處理著廖權縱兵抄家的“燙手山芋”,甚至還有信心從中獲利,並拿出足夠的利益封我的口。”

  提到這一句。

  道衍已然能深刻領會到,人家這蘇州知府,當真不是白當的。

  對常升來說。

  要不是已經明確認識到,這是個以自身利益為上,一心掌權的胡惟庸式人物,無法為他所用,他當真是不考慮把張同知這麼個備選扶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