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72章 老朱:嗯,懂事

  結合參會人員中,常升對他的介紹。

  這老小子瞬間就明白常升想要讓他做什麼了。

  朱標舉起了手。

  他倒不是聽不懂。

  一來是照顧一下在後面奮筆疾書,邊記邊寫,滿頭細汗的鐘離,二來他也確實好奇這有別於朝會後奏書,卻極富秩序性和易理解的開會模式。

  “設立有司,如案牘司之例,少詹事向孤報備即可,何故專門召開此會?”

  “回殿下。”

  “設立案牘司,乃從成制中整合優化。”

  “精簡機構,發揮成效,且不影響朝廷運轉。”

  “故以殿下職能,當可自決。”

  “而大明報社與案牘司不同,是為從無到有。如今雖掛名東宮之下,遊離六部之外,然其職能規劃涉獵朝廷喉舌,且要為太子殿下如今主持的試科舉之制保駕護航,遲早要納入朝廷節制。”

  “遂必須劃分職務,職責。”

  “一旦出了紕漏,不能牽扯到太子殿下的頭上。”

  “故臣作為主導,以白話文書寫會議記錄,清晰傳達會議各人發言及精要,合眾人計長,向陛下闡述設立有司的必要和職權官屬的劃分,以作請示,是臣作為臣子的本分。”

  “不僅能讓陛下更加直觀的瞭解臣下所求,作出批覆。”

  “也能從各人的發言中,辨明人才。”

  說著。

  常升還所有所意的瞥了一眼道衍。

  見道衍微微頷首,常升才繼續到:“同理,這種會議記錄的方式,也適用於朝廷向下下達政令政務。”

  “會議的方式,能更加直觀的闡述政令的用意。”

  “白話文的記錄,能避免有人惡意解讀,曲解政令。”

  “而在執行的過程中,開會討論和會議記錄的方式,更能讓朝廷官員直觀的發現執行中的問題和需要調整的弊病,集思廣益,力圖解決。”

  “但為防有人假託會議之名施行懶政,如例會的頻率,緊急召開的條件,值得到會上議論的政務的標準等等。”

  “都需陛下御筆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