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54章 整頓東宮

  “但如若是我,我會將那些甲等的奏書收攏,每月一次,堂而皇之的放進給太孫講學用的案牘室中。”

  “或者乾脆讓太孫每月去往案牘司一學。”

  “畢竟是讀書人。”

  “誰不想自己的奏書能被太孫一覽,甚至收藏呢?”

  兩人一路交流著,很快就來到了東宮。

  作為象徵整個王朝傳承的重地,東宮負責太子教育,德行的培養。

  老朱給這設立的相當完備的官職體系,選拔了許多德高望重的老師,又嚴格篩選了不少年輕俊才與太子一同陪讀,雖然不參與國朝的執政,但是但凡有什麼重大會議,東宮不少人又都有機會參加、旁聽。

  為太子實際儲備了一大批有能力,有品行,日後可以親信,倚重的年輕臣子。

  以備新君繼位時,可以迅速接替執政大權。

  同時,這裡也是許多官員的淨土。

  不管朝堂上的鬥爭有多激烈,在明一代,幾乎就沒有東宮官屬被針對牽連的案例。

  “可要先去認認同僚?”

  面對朱標的提議,常升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他也挺想看看東宮如今儲備的這幫年輕俊傑,到底幾個可用之才,畢竟等他達成老朱的那些要求後,想要辦的事兒可不少。

  東宮裡的人才要是夠多。

  不僅可以省去他大量收羅人才的功夫。

  還可以分批帶出去歷練,替他獨當一面。

  只可惜,當朱標帶著常升挨個問候了,甚至還撞見幾個淮西老將,聽聞他是開平王之後,沙場校閱魁首常升後,對他都是好一頓“愛的鼓勵”。

  就是沒碰見幾個真正有見地和實幹之才。

  也就是說這些人或許在文學造詣和品行上都不差,但論到施政治政,即便他們有參加朝會,旁聽重大會議的特權,年輕官員裡也沒幾個能拎得出手的。

  至多是個中人之資。

  當前往東宮中的刊印之所,因為物料不足,常升提供的那份書單的雕版雖然都做出來了,可多的也不過印了五百,少的甚至都還沒來得及刊印。

  翻看了幾本印刷的書籍,常升忍不住皺眉掩面。

  “我說,你們有這功夫和物料,將每本書的雕版都刻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