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有信 作品

第 120 章 阿房宮賦尾聲之小李杜的恩怨情仇(下)





在正主面前誇他的死對頭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杜牧將眾人的不自在看在眼裡,冷哼一聲,抬頭再看一眼水鏡上的詩,收回目光面無表情地吃了一口菜,硬邦邦道:“寫得不錯。”




眾人對視一眼莫名想到:這句話該告訴李商隱。




北宋。




蘇軾摸了摸下巴猜測道:“子由,瑟本為二十五絃,義山此詩首句實有怨怪之心,然詩文盛行,後世又去古甚遠,所以楚姑娘先前問瑟到底有多少根弦,是不是被誤導過?”




蘇轍已經習慣了兄長天馬行空的思緒,想了想也覺得有理,順著思考道:“能讓楚姑娘印象如此深刻,難道是考試?”




蘇軾深以為然。




蘇轍嘆氣,原來後世學子不僅有默寫之憂,還有詞意、名物之患,但是,什麼考試會考察“瑟有多少根弦”這樣的知識?




可惜楚棠不曾解答他的疑惑,轉而講起了杜牧。




【杜牧的情況也有一點點複雜。我們多學他的詩文,其實他還曾為《孫子兵法》作注,當年他獻計平虜,計策為宰相李德裕所採納,是個文武雙全的人。】




“杜牧竟然還通軍事?”李世民忍不住側目。




長孫無忌也跟著讚賞地點頭:“不愧是西晉名將杜預之後,家學甚淵。”




“如此才學,該當重用啊。”




房玄齡也不由得感嘆,但話裡仍是遺憾居多,牽涉進黨爭,又豈能輕鬆縱意?




【但他後來做了牛僧孺的推官兼掌書記,和牛僧孺私交甚好。據說當年杜牧在揚州任職,時常流連當地的秦樓楚館,牛僧孺擔心他出入這些魚龍混雜的地方可能會出事,於是派人暗中跟著他,並要求下屬將情況上報,最後這些報告裝了滿滿一箱。雖然有點尷尬但這領導,真的還蠻惜才的。】




啊這......




酒樓裡的眾人結結實實聽了這麼個大八卦,一雙雙眼睛忍不住就想往杜牧身上瞟,杜牧被這麼多視線打量著,發火也不是,不發火也不是。




剛剛已經當著人們名家的面誇他的對頭了,再這麼下去怕不是會把這位倜儻才子氣得拂袖而去,他們忙打著哈哈道:“杜兄真可謂風流才子,恣意萬千啊哈哈。()”




多謝。▊()_[(()”




杜牧皮笑肉不笑,轉過頭忍不住瞪了水鏡一眼,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盛唐。




李白聽完也頗覺失笑:“揚州溫柔山水,杜牧少年風流,倒是瀟灑非常。”




漢朝。




劉徹在座上換了個姿勢閒閒道:“這杜牧私下的生活還真是多姿多彩。”




比起李商隱好像,快活不少?




太極宮。




李世民也是沒想到杜牧私下是如此放蕩不羈的做派,只能說詩人才子總是風流不同尋常,輕咳一聲道:“牛僧孺此舉確有愛才之心,杜牧此番應是被目為牛黨了吧?”




堂下的長孫無忌等人發現自家陛下竟然可以如此自然說出兩黨的名頭,心中也不知是該欣慰還是無奈。聽了這麼多後朝的糟心事,陛下都習慣了。




“他與牛黨魁首如此交好,先前的計策又為李德裕所採納,同時入了兩黨的眼,並不是好事。”長孫無忌斂下心神跟著評價。




眾人一聽眼中都生出幾l分無奈:“這小李杜二人在某些方面還真是相像。”




其他吃瓜群眾從be愛情中抽出心神來,也理著這裡面的關係:“杜牧和牛黨交好,李商隱娶了李黨的女兒,兩人豈不是又對立上了嗎?”




“詩寫得不對、朋友交得不對、站隊還是沒有站隊,唉...看來李商隱這輩子都不能和杜牧作朋友了。”




“李商隱真是可憐,唉!”




他們已經完完全全同情上這位命途多舛、滿身落魄的詩人了。




李宅。




經過一番情緒波動的李商隱仍有些難過:“杜樊川與我當真同病相憐。”




他與杜牧雖至今未有相交,但卻深知對方不是流俗之人,他們二人皆無意於黨派之爭,可偏偏捲入其中,命運何其相似?




【所以其實,大家會發現小李杜在黨爭中都處於進退失據的狀況,兩人也不斷錯位。杜牧與牛僧孺關係匪淺,李商隱在牛李兩黨之間裡外不是人,兩人哪裡有交好之機?】




【杜牧雖然比李商隱多了顯赫的家世,性格風流瀟灑、放蕩不羈,很容易得罪人,所以也時常流連地方。】




【但他很有政治才能,被貶做黃州刺史時,他為政清廉,治理地方、教化土民,尊孔而設置廟學,吏治之餘講學不輟,又愛人如子,以忠恕牧民。黃州的地方誌上始終記載著他的德行。】




【在池州、睦州,他也能興利除弊,關心百姓,杜牧並不只是一個“贏得青樓薄倖名”的風流才子,如果在清明時局下,他或許會有更多作為。】




()【只是歷史有時候真的很愛開玩笑(),李商隱虛負凌雲萬丈才(),杜牧同樣蹉跎了一生,小李杜二人,都是黨爭的犧牲品。】




“唉!”




眾人又是一聲嘆惋。




“還是個好官呢!”




他們既推崇又覺可惜,這些人沒有什麼太過複雜的評判標準,只覺得杜牧詩文寫得那樣好,做官原來也做得相當不錯,原本對他流連青樓的那些輕視不滿也消散不少,反倒同情起他的遭遇來。




太極宮。




李世民臉上也露出幾l分滿意的笑:“能註解兵書、獻計平虜,亦能治理地方、教化百姓,文韜武略俱是精通,朕還真是小瞧了他。”




他這麼說著,轉而又有些黯然,恨恨道:“如此才學,卻困於派系相爭,不得舒展,怎不讓人痛切!”




“為政之人,怕的,便是私心。”




房玄齡搖頭,猶有嘆息。看著那樣的大唐,他們心痛,但卻沒有辦法。




一旁的孔穎達嘆息過後仍是忍不住對杜牧的行為表示高度讚賞,他是孔子的後代,杜牧尊孔設學,延續夫子教化之風,這些舉措輕而易舉就搔到了他的癢處。




“黃州地處偏僻,民不雅馴,杜牧主政地方,興教化民,再淳風俗,使民知禮義,德延數代,無怪乎黃州百姓廣為記誦。”




魏徵輕輕頷首:“百姓所求何其微,盡心力而為,便得他們真心擁戴。水能載舟,此子深知其理。”




他這麼說,一雙眼卻是緊盯著上首的君王。李世民接收到他的目光沉默了一瞬,只覺這位魏諫議當真是兢兢業業,時時不忘諫君之責。




不過,魏徵說得也沒錯,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況且,先前水鏡的話,對他不是沒有觸動的。




中唐。




韓愈對杜牧更為欣賞了,時下儒道衰微,人心散佚,上崇佛理,下民效之,世風日下,王道漸衰,故而四野亂作,他一心推崇儒道,維護朝廷君威,對那些佛理玄說一向不假辭色,杜牧此舉簡直是與他不謀而合。




“好啊!不愧是杜相的子孫,真有杜相之風骨!”




他毫不吝惜溢美之詞,再次鋪紙,就欲去信杜佑,為杜牧揄揚。




北宋。




蘇轍道:“杜牧之為人雖倜儻,鋒芒畢露,然一身才學、談兵理政,未嘗馴於人。京師多傾軋,黃州偏遠卻淳樸,倒正是給了他施展的餘地。”




蘇軾點頭:“僻遠之地反倒接納了他這失意遊子,可見廟堂之高、江湖之遠,其本質並無不同。”




蘇轍笑,終究是說道:“後來的兄長,倒是與杜樊川有幾l分類似。”




蘇軾聞言也想起了水鏡裡那首灑脫豪邁的赤壁詞,從京中才子,到安置犯官,當年的黃州接納了杜牧,後來的黃州也接納了他。




蘇軾笑了:“黃州是個好地方。”




與此同時,黃州百姓也個個喜笑顏開地昂起頭:“我們黃州有兩位大詩人!”




晚唐。




李宅之中寂靜




()無聲,王晏媄早已捂著嘴淚流滿面。李商隱几l步上前,煢煢孤孑,神情哀傷。()




楚棠說得沒錯,他和杜樊川何其相似。二人同樣毀於黨爭,可杜牧到底比他幸運,黃、池、睦三州百受杜牧惠澤,為之記誦,杜牧也能於其中一展所學。只有他,只有他!




?春山有信提醒您《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他苦笑著念起水鏡裡的詞句,一字一頓傷懷不已。




“命途,何其玩笑……”




奪他理想,又奪他愛妻。




另一邊的酒樓仍是熱鬧。




黨爭的話題太過沉重,宴上眾人不願多言,選擇性忽略後面沉重的話題,只紛紛向杜牧祝賀:“杜兄高才,通軍事而知治道,又有一身好文采,說一聲天縱英才也不為過!”




“是極是極!前事已矣,此番水鏡對你在州郡之事大家讚賞,朝廷必當愈發對杜兄刮目相待,杜兄此番入京,平步青雲指日可待!”




杜牧沒有說話,他想起自己的先祖與祖父,想起曾經的白居易,想起後來的蘇軾,處廟堂之高可以有更多的作為,在下為官一任,亦可造福一方。比之京中派系傾軋、黨派爭奪,百姓之訴求,更是微小而真淳,這不正是他所孜孜以求的兼濟嗎?




他忽然有所明悟,向著眾人微微一笑:“我不入京。”




“啊?”眾人有點懵。




“我不入京。”




他又重複一遍,語氣輕快又篤定:“兩黨相爭無休無止,與其在黨爭中進退失據,不如真正為百姓籌謀一二。天高地廣,何處沒有我的容身之地?”




“可皇命已下……”其他人還是難以理解。




“我會上疏請命,求任地方。”




“起碼,黃州的百姓需要我,也記得我。”




他輕聲說著,一雙眼裡熠熠有光,眾人看著這樣的杜牧沉默良久,忽然起身,肅容向他一拜:




“杜兄高義,我等不及也。”




杜牧朗聲一笑。




縱然難逃“犧牲品”的命運,他也要死得其所!




【不過仔細看來,黨爭固然可怕,但在晚唐那個紛亂的時局裡,誰又能真正一展宏圖呢?被裹挾、被逼迫,是衰退世道里躲不過的命運,而我們這次要談的課文,同樣是一個人物被裹挾、逼迫的故事。】




楚棠話鋒一轉,眾人還未回過神來,只見水鏡上已出現幾l個潑墨的大字——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字的下方,一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罩著白布衫戴笠提槍,槍上紅纓抖動,是紅與黑中唯一亮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