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拿來主義5





這時候的劉徹反倒冷靜了下來,斜著眼睨了過去,皮笑肉不笑道:




“說得好,魯迅眼光老辣,諸卿也該見賢思齊,反躬自身,是否有犯什麼逃避主義投降主義的錯誤,平白讓後人看笑話。”




嗯?




眾臣緩緩打出一個:“?”




陛下這又是從何說起啊。




人群裡的桑弘羊在心裡翻了個白眼,逃避主義,指逃避匈奴的挑釁;投降主義,指對匈奴的挑釁持不抵抗態度。




陛下可真會學以致用啊!這帽子扣得絲滑又自然。




明朝。




朱元璋煩躁地在殿中走來走去:“這異邦到底......”他頓了頓,咬牙,不情不願地吐出後面的話:“強盛到了何種程度,才讓後來的華夏人趨之若鶩?”




崇洋媚外,簡直一個字在他心上砸了一遍。




朱棣的臉色也很不好:“八國聯軍侵華,說明其時許多國家都已強於華夏。臣服...於強者......”朱棣這話也說得頗為艱難:




“本就是應然之態,但結合楚姑娘之言語,鴉片戰爭發生於1840年,她來自2023年,那勞什子大河文明紀錄片又出在八十年代。




根據欽天監對後世曆法的測算,80年代應該是1980~1990之間,距離楚姑娘不過四十多年,距鴉片戰爭則有一百多年,難道說這百年間,崇洋媚外之人始終存在?!”




他頭腦清晰地將時間線捋了一遍進行分析,卻發現不過是讓自己和眾人的心情更加糟糕。




一旁的朱標跟上弟弟的思路,面色凝重地補充道:“楚姑娘




亦曾提及,西方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




科學、理論......




眾人也想起來了,心頓時又沉了幾分。當年屈辱,禍患竟延及數代。可觀楚棠如今姿態嗎,自信從容侃侃而談,無有崇洋媚外之態,又不曾有他國陰影下的謹小慎微與惶恐,可見邦國昌明。




他們又心酸又驕傲,只覺後世既不乏軟骨病,又有許多脊樑骨正的好子孫。




【那麼,拿來主義者是怎樣對待文化遺產的呢?大家繼續看第九自然段,這一段中的魚翅、鴉片、煙燈煙槍、姨太太實際上又各指什麼?對其應該持何種態度?】




這一段寫得很耐人尋味,眾人早就盯上了,各撿能看得懂地說。




魚翅為珍餚,該是精萃之物,需得承繼吸收。?[(()”馮夢龍為這個做法點贊,同時覺得自己整理編寫民間話本、山歌正是處理“魚翅”的體現。




“鴉片是毒物,不能要!”王世貞顯然對鴉片心有餘悸。




另一邊,孫思邈皺著眉若有所思:“送到藥房去,鴉片可入藥?麻沸散?”他腦子轉得極快。




“煙槍煙燈是國粹?”蘇軾想起之前看到的抽大煙的圖片神情有些古怪:“魯迅又是在諷刺吧?”




歐陽修則關注另一點:“博物館?網羅天下之物麼?煙槍煙燈送入其中也可作為殷鑑警醒世人,此法甚好!”




他認真考慮在大宋開一個博物館的可能性,最好把五代十國和後面靖康恥的各類文獻故實放進去,讓大宋的官員士子都看看。




有人卻是看向了最後一點:“姨太太,這是說妾室?那幹嘛要讓她們各自走散啊!”




此話遭到了周圍不少人的一致鄙夷:“長不長腦子啊!這是姨太太的事嗎?”




一看就是沒聽懂!




而一些專心把水鏡聽下來的女子則是暗暗啐了那個說話的人一口:楚姑娘說了,納妾是不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