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6





可要是孫、劉本人來降,他們麾下必然相從,好像招來的人更多啊!而且招降主帥,好像更能搞對方心態?




曹操迷茫了,這真的是我的真實目的嗎?




寫詩專業戶的曹操被後世的文本解讀整得懷疑人生,連夏侯惇的問題都忘了回答。




【說到這個是想幫大家打開視野,詩的解讀多種多樣,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但無論招降孫劉部署也好,還是招降孫劉本人也罷,這首詩在赤壁之戰前夕寫就,自然有他的政治目的,既為勸降,也有“求賢令”的效果,而他的求賢愛才之心,也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都沒法否認的。




曹操真心地期盼人才盡聚麾下,天下歸心,儘管後世許多人將他目為亂臣賊子,但當時,他是真的想匡扶天下。最後雖然位極人臣,老闆也終究沒有稱帝,在名分上,他一世都是漢臣。】




許都,荀彧心神微震,眼中隱隱有光華閃爍。明公當真,還是漢臣麼?他沒有變,那是不是說,自己當年,沒有看錯人?




劉徹撇撇嘴,對曹操的印象勉強提到了個位數,算他識相。




曹操眸光微動,他之本心,自是匡復天下,後世區區如何能懂?




【關於這個大家可以看看老闆的《述志令》,也寫得非常好。雖然文並不全如其人,但字裡行間的氣卻是真實可感的。




大家也學過他的不少詩,《觀滄海》、《龜雖壽》,他反覆陳說壯心,想要匡扶戰亂,這一切的沉吟都凝聚在課文結尾的“天下歸心”四個字裡,魏武揮鞭,意氣風發。




可曹老闆沒有想到,赤壁一場大火,生生燒破了他天下歸心的夢。】




什麼?!




三方勢力一片譁然。




曹操猛然站起身,臉色陰沉得要滴下水來,赤壁一戰他竟然是敗了?敗給了孫劉聯軍?!




南營。




魯肅激動地抓住周瑜的手:“都督,你的計謀成了!我們打退曹賊了!”




周瑜也是難掩喜色,這說明他的火攻之計是可行的!但是......他很快冷靜下來:“水鏡將我等計謀說出,曹賊必當有所準備,現在高興還為時尚早。”




魯肅也反應過來,蹙著眉,表情凝重道:“不錯,都督計策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今機密將失,還需從長計議。”




劉備顯然也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即拿眼睛去看諸葛亮:“軍師,你看......”




諸葛亮微一沉吟:“主公,事不宜遲,我立即去與周郎商議。”




劉備略略定心:“好,辛苦軍師。”




【曹操的北軍不擅水戰,荊州眾人又不是全然心服,軍中還爆發了瘟疫,運籌也不得當,可謂是debuff疊滿了。




孫劉呢?佔了地利,南軍又擅長水戰,再加上還有東風這個bug,天時地利人和全了。於是周瑜一把火放下去,北軍直接落荒而逃,幾十萬大軍打水漂,曹操由此元氣大傷,再無力南下,也拉開了後來天下三分的序幕。




唉,說到這裡本魏粉就要傷心了,天意何妒奉孝啊!如果郭嘉還活著,老闆也不至於敗得這麼慘,多個人勸好歹更能聽不是?】




她語氣裡的惋惜和遺憾過於明顯,曹操一下子沉默下來。




是啊,天意何妒奉孝?他座下諸人,郭嘉最年少,他本想匡復天下後,將後事託付於郭嘉,奈何,奈何,天妒英才,不僅後事難託,連半生志向都無法實現。




天意何其殘忍?




荀彧亦是垂眸,想起已逝的故友,不禁悲從中來。




【順帶一提,後來周瑜病逝,一個後起之秀出現了,他叫陸遜,行事頗有周郎遺風,火燒連營七百里,又把劉備打趴下了。江東縱火團,名不虛傳!】




正在和周瑜商討對側的諸葛亮:......




這是談還是不談?




突然得知自己死訊的周瑜:.....




.




謝謝,下次別說了。




早已體會過這種感受的秦皇漢武心裡抽了抽,莫名產生了一種微妙的平衡感。




插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