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解鎖背景,道家小天師

  而這個時候,卷王李泰,當時同樣是卷王中的王中王,他多才多藝,為人低調且孝順,尤其是被諸多大臣讚譽。

  李世民也是非常喜愛四子李泰,兩個兒子相互一比較,高低立判,李世民心中便起了廢除太子之心,欲立李泰為太子。

  但史料上的記載,現在的李恪卻是有些懷疑,太子李承乾做事是有些衝動,腦子還不夠用。

  但絕對不會像史料上記載那樣,荒淫無道,被規勸後還惱羞成怒去殺他父皇的心腹,這不是沒事找刺激嗎?

  李恪猜測,這事絕對和李世民脫不了干係。

  李世民怕慘遭和太上皇一眼的下場,於是學習李淵,就像當初李淵扶持他李世民一眼,他開始扶持李泰,達到平衡狀態,這也就是帝王之術了。

  因為李承乾謀反時,已經成年,身邊聚集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文臣,還有皇室大臣李元昌,以及功臣之後如杜荷房遺愛等諸多勳貴子弟。

  更有兵部尚書侯君集,中郎將趙節(李世民小外甥),李安嚴等。

  如此陣容,的確不可小覷。

  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李承乾還沒有謀反,李世民的親弟弟卻是在齊地謀反了,背後支持的自然是整個山東豪門世家。

  李世民弄死了親弟弟,卻是發現他兒子真的要謀反,準備在東宮太子府直接殺了他。

  其實李世民早就做了準備,還沒等李承乾謀反,就弄死了這些謀反的人。

  然而這背後,最大的受益者,卻是李泰。

  這個小卷王,他著實不簡單,李承乾之所以造反,其實就是他藉著李世民想達到平衡的帝王之術,逼迫李承乾造反。

  終於,他的目的達到了。

  只是可惜,目的達到後,他開始目中無人,遭到了原先支持李承乾的這群大臣的極力反對。

  大臣們逼迫李世民,如果要立李泰為太子,那就必須處死老九李治,否則爭奪太子之位,兄弟相殘,又是遲早的事情。

  李世民無奈,拔劍自殺,被人攔住,使用了苦肉計,這才讓朝臣們放棄殺老九。

  最終,他還是胳膊拗不過大腿,同意了整個關隴集團的決定,立了老九李治為太子,將李泰貶了。

  後來,李世民又開始培養因果類他的李恪,要將李恪培養為接班人,因為老九李治,太過軟弱了,一旦接班,遲早成為傀儡。

  等李治上位後,該死的房遺愛和高陽公主見李治軟弱無能,便開始密謀造反,最後被長孫無忌給弄死了。

  然而這還不算完,長孫無忌為了排除異己,將李恪也給拉下了水,同時李恪的弟弟李諳也被流放。

  所以,李恪是對長孫無忌恨到骨子裡去了,同時也對房遺愛這個綠毛怪沒有一點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