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志 作品

第1368章 輯事廠提督?真要當秦公公了?


  別看姒秀和薛小寶這兩個小子都是嘴上無毛,但是他們辦事情卻很有章法。

  他們在鎮妖司的這幾天,不僅是接見了各部門的官員,聽取了國家現在的情況,還批閱了這些官員遞上來的奏疏。

  別的暫且不提,如此勤於政事,在建武帝當政的時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建武帝對於國家政事不感興趣,只對某地出現祥瑞、哪裡發現了稀世靈材料,以及何處找到了仙人遺蹟有興趣。

  如果他肯放權,就算不理朝政,國家也能正常運轉。可偏偏他的控制慾很強,不願意放權,害怕朝臣一旦有了權力後,會跟他作對,對他修仙求神造成干擾。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能夠管理得好才怪。現在,建武帝雖然死了,可還是有官員的思想沒有及時的轉過彎。

  他們想著姒秀既然是建武帝的兒子,那麼多半也對修仙成神感興趣,於是上了些與祥瑞、仙人遺蹟以及煉丹修仙有關的奏摺。

  結果就遭到了姒秀和薛小寶的痛批,讓這些官員以後要專心政事,關心民生,不要在奏章中講這些於國於民無益的事情。

  得到批覆,這些官員既是被驚到,也有些惶恐害怕,急忙跑來鎮妖司總部,求見姒秀請罪。

  姒秀沒有見他們,只是讓薛小寶出來告戒了這些官員幾句,讓他們專心國事。

  這個事情很快傳開,讓京城裡面的不少官員都在感慨,說這位殿下與建武帝的性格、愛好完全不一樣。

  要不是宗人府那邊確認了姒秀的血脈沒有問題,他們都要懷疑,姒秀到底是不是建武帝的種了。

  感慨之餘,官員們也很高興,覺得姒秀雖然年輕,卻已然是有了明君的風範。

  對於國家來說,這是好事。事實也確實如此。姒秀監國沒幾日,就頒佈了好些政策,包括賑災、剿匪、整頓吏治等多個方面,並選派了清廉正直且有能力的官員,去往地方,主導、督促這些政策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