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志 作品

第1025章 ‘消失’了的‘明天見’和尚


  正常情況下,君王送葬,是有著一整套禮儀制度的。

  但是老青塘王現在的身體情況,顯然是等不及走正常的流程,所以一切從簡。

  不僅沒有了繁瑣的儀式,就連隨行送葬的官員和貴族,都一個沒帶,只是讓內衛府和巡捕營的兵丁隨行。

  這樣的安排,自然引起了很多官員和貴族的不滿。

  尤其是一些自詡為老臣的人,更是意見很大,聯名上書,想要讓老青塘王遵行禮制來辦這場葬禮。

  至少是要把他們這些老臣帶上,去送先王最後一程。

  倒不是說,這些官員和貴族,就真的與老青塘王有著多麼深厚的感情,純粹是參加先王的葬禮,不止是對身份和地位的肯定,同時也是一件政治資本。

  面對這些官員和貴族的請願,老青塘王自然不可能答應。

  這場葬禮本來就是假的,雖然確實要送葬他的肉身,但那不是重點,重點是奪舍,是讓他能夠獲得新生。

  這些官員和貴族,與內衛府、巡捕營的士兵不同。

  士兵在‘葬禮’舉行的時候,只能待在遠處負責警戒和保護,但這些老臣,是有資格近距離觀禮的。

  到時候,被他們看見了一些不該看的事情,還是小事,無非就是殺的個人頭滾滾,再讓日坎德和達贊去背這口鍋。

  可要是被這些人,破壞了他的奪舍大計,那麼就算是殺個血流成河,也於事無補。

  於是,面對這些貴族和官員的質疑和請願,老青塘王拿出了他自己親筆所書的‘遺詔’。

  “先王早有詔書留下,吩咐操辦他葬禮的時候,要一切從簡,切不可給百姓增添負擔。再加上咱們與夏國剛剛才打了一仗,俞虎躍帶著他麾下的虎賁,正對咱們青塘虎視眈眈。這個時候大辦葬禮,不僅勞民傷財,還會將夏國人引來。綜合考慮後,我決定遵照先王的遺願,簡辦葬禮。至於不帶各位,也是先王在詔書中留下的吩咐,如若不信,諸位大臣可以自己看看詔書。”

  老青塘王這一番話,說的是語重心長,牢牢站住了道德制高點,大有誰要是敢再說簡辦葬禮不好,就是違背先王遺詔,無視民生與國家安寧。

  同時他還命人把這份詔書,傳給了前來質問、請願的諸位臣工,讓他們自行查看詔書上面的字,到底是不是老青塘王親筆所書。

  都是老臣子了,自然認得老青塘王的筆跡,於是不少人都啞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