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江河 作品

第206章:朱元璋決心殺倭,是葉大人諫言,也是後世子孫訴告!


第206章朱元璋決心殺倭,是葉大人諫言,也是後世子孫訴告!

 
葉青知道,如果只拿水稻說事,根本無法讓朱元璋相信自己是穿越者。

 
想要讓朱元璋完全相信他葉青是穿越者,就必須得把兩件事情先寫明白之後,再寫接下來的論證主題。

 
這第一件事情,就是直白的告訴他,他所查獲的這些,他葉青留下來的遺產,都是怎麼來的。

 
“接下來,臣會直白的告訴陛下,臣給陛下留下的這些,遠比朝廷當局優秀的技術都是怎麼來的。”

 
“新式洪武大炮:其研製靈感來源於兩百多年以後,也就是明朝後期(萬曆後期)傳入的‘紅夷大炮’,以及五百多年以後才問世的‘迫擊炮’!”

 
“不錯,這些大炮就是臣以紅夷大炮為原型,研發設計的改良型大炮,命名為‘新式洪武大炮’。”

 
“這些大炮全部裝有座駕車輪,方便機動,還依據迫擊炮調節仰角以調節射程的原理,製作出來了專門的仰角調節機構。”

 
“只是現在的工業水平,還造不出來螺紋調節結構。”

 
“也不是造不出來,人工造螺紋鋼還是沒有問題的,但也正因為人工程度大,所以做不到批量的螺紋精度統一。”

 
“做不到螺紋精度統一,也就無法讓批量的大炮,用統一的手法調節出一致的射程。”

 
“所以,臣就把螺紋調節結構,改成了‘條齒卡扣調節結構’。”

 
“所有大炮上升一扣,仰角便會增加一個統一的幅度,反之則減少一個統一的幅度,如此一來,就做到了所有大炮統一調節射程,隨時對既定目標萬炮齊發的戰術目的。”

 
“如何製造以及使用,甚至如何培訓炮手的技術資料,臣早已為陛下準備好了!”

 
“新式洪武大炮是如此,‘萬人敵’也是如此,萬人敵還不是臣發明的,也是明朝後期的火器工程師發明的兵器,只是臣先一步造了出來,並用來當成是‘超遠投石機’的拋投彈藥。”

 
“至於超遠投石機,則是臣結合宋朝大型投石機,以及六百多年後的塔式起重機‘塔吊’的綜合性產物!”

 
“現在的工業水平,做不出高聳百丈的全鋼塔吊,但卻可以造出木結構為主,鐵構件為輔的,最高十丈的‘塔式起重機’!”

 
“還有那‘攔截巨箭’,也只是宋朝三弓強弩所發射的‘踏橛箭’,結合六百多年後的一種軍工產品創意的產物!”

 
“臣雖然來自於六百多年以後,但卻不是什麼專家學者,只是一個什麼常識都略懂的普通老百姓,一個社會底層的平庸之人。”

 
“臣沒有什麼天賦,有的只是十世輪迴的記憶,有的只是幾百年的人生閱歷。”

 
“都說勤能補拙,臣就算再怎麼笨,但也不是個傻子,臣利用臣在六百多年後那些微不足道的見識,以及十輩子加起來幾百年時間的學習與沉澱,這才在大明朝有了這些小小的成就。”

 
“臣是個笨拙的人,就目前的水平來說,僅能讓諸多方面,達到領先當前時代三百年的技術。”

 
“但也還是那句話,臣在諸多方面都已經一隻腳踏入了專家的水準,如果再給臣二十年時間,不說讓大明朝的方方面面都達到六百多年後的技術水平,達到五百多年後的技術水平,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只可惜,臣已經被您賜死,世上沒有後悔藥吃!”

 
“臣知道,您看到這裡,對臣來自六百多年以後,以及歷經十世輪迴這件事,依舊只是半信半疑的狀態!”

 
“不著急,臣會預言您活著就要經歷,但現在還沒有發生的三件大事,以佐證此事!”

 
寫到這裡,葉青就再次停下了手中的筆。

 
燭光之下,

 
葉青反手十指緊扣,向前推了推掌,然後又做了幾個伸展運動。

 
活動完筋骨之後,他又再次提筆疾書,嘴角還露出了一絲似有玩味的淡笑。

 
“第一件大事,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陛下的嫡皇長孫,朱雄英出生,於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只活八歲!”

 
“您大可以和臣賭氣,不給他取名朱雄英,取名為‘朱長壽’,但他依舊一定是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

 
“第二件大事,陛下的髮妻,皇后馬秀英,於洪武十五年農曆八月丙戌日薨逝!”

 
“您也可以和臣賭氣,從現在開始對她百般呵護,不讓她給你做一頓飯,不讓她為你操一點心,太醫全天隨侍,但她依舊會於洪武十五年農曆八月丙戌日薨逝!”

 
“第三件大事,陛下培養了二十多年,給予厚望的儲君,當朝太子朱標,於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薨逝!”

 
“您還可以和臣賭氣,從現在開始,讓他不再操勞分毫,好好將養身體,但他依舊會於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薨逝!”

 
“不錯,臣預言的三件大事,便是陛下壯年死孫子死老婆,老年死兒子!”

 
“臣相信,陛下看到此處,巴不得當場撕毀此奏疏,也巴不得挖出臣的遺骸,再補一個千刀萬剮的刑罰!”

 
“但臣還請陛下稍忍幾年,如果在對應的時間,這三件大事沒有發生,您把臣的骨殖挖出來砸成渣,再扔進糞坑裡,臣都無怨無悔。”

 
“因為臣本就是來自於六百多年以後,知曉未來的人,臣有絕對的信心,不論您怎麼做,您都改變不了這三件喪事發生的時間。”

 
“他們的死與後天的關係不大,是先天的缺陷,可以說是命,也可以說是天生就有病!”

 
“依舊還是那句話,臣雖不才,但也一隻腳跨入了醫學家的行列,唯有臣活著,才能讓這三件喪事,不那麼早發生!”

 
“只可惜,臣已經被您賜死了,你實在是吃不到後悔藥啊!”

 
“臣知道,您一定會在洪武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太子殿下薨逝之日,再次拿起這封奏疏,或者說會在參加完太子的葬禮之後,再次拿起這份奏疏!”

 
“您一定會哭笑不得,一定會追悔不已,甚至罵臣不忠不義,覺得臣就該救治了他們三人之後,再用這種方法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