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七百二十九章: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

  如果說將虛擬現實技術看著是一個世界,那麼與之掛鉤的計算機技術就是構建成這個世界的基本粒子。

  而數學,就是宇宙規律!

  一頁一頁的翻閱著手中的論文,徐川眼眸中帶著感興趣的光澤,嘴裡喃喃自語唸叨著。

  “有點意思的樣子如果要將模擬神經的模型建立起來的話,首先得將量子理論的非連續性轉變成連續性,再繞一圈重回到離散數學上面。”

  眾所周知,如果從數學的角度出發,數學本身是可以分為‘連續數學’和‘離散數學’兩大部分的。

  而離散和連續則對應著現實世界中,物質運動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

  最早的數學本質上是一種離散型的數學,但隨著微積分的出現,對整個數學的研究發生了深刻的影響。人們以一種連續的觀點研究數學,描述自然科學研究中的各種具體問題,從而形成了現在佔統治地位的連續數學。

  這也導致了離散數學的逐漸落幕。

  不過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興起,離散數學又重新找到了它自己原有的位置。

  “能行性”是計算學科的根本問題。而決定了計算機本身的結構和它處理的對象都是離散型的,甚至許多連續型問題也必須在轉化為離散型問題以後才能被計算機處理。

  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質上其實就是離散數學技術。

  一邊思索,徐川一邊在稿紙上寫下了一行行的數學公式。

  雖然並不是很瞭解生物學和腦神經信號這些東西,但虛擬現實技術建立的基礎他是知道一些的。

  有這些,就足夠了。

  至於量子理論和數學,恐怕在如今這個年代沒有人比他更懂了。

  以量子理論為基礎,為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號轉換建立起數學模型對他來說,難度就像是大學生去做小學生的題目一樣。

  至於建模,雖然他不是專業的,但別忘了可控核聚變技術中,高溫等離子湍流的數學模型可是他一點一點親手做出來的。

  而相對比高溫等離子體湍流模型的複雜度,神經信號的模擬及電信號轉換模型可就真的太簡單了。

  書桌前,徐川捏在筆尖快速的舞動著,如同頂尖的鋼琴大師一般,快速的從紙上碾過一串流暢而工整的字符。

  “孤立量子系統演化過程遵循薛定諤方程,而實際系統往往不可避免地與環境發生作用,所以很多情況下並不能當作孤立系統處理,這倒是一個問題.”

  伴隨著一行行字符的敘寫,那流暢描繪出的筆跡也偶爾陷入了停頓中。

  不過對於坐在書桌前的徐川來說,這種級別的問題很顯然困擾不住他。

  腦海中的思緒流轉而過,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手中的圓珠筆在稿紙上劃過幾道橫線,將之前寫下的公式撤銷,重新寫下了一行行的算式。

  “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於與環境弱耦合的開放系統,其狀態的演化可以近似認為僅與當前狀態相關,與之前的演化過程無關。”

  “而通過玻恩—馬爾可夫近似,可以導出開放系統所滿足的演化方程.”

  書桌前,徐川不斷的整理著腦海中的思緒,將最基礎的數學原理一點一點的寫在稿紙上。

  以量子理論為基礎,為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號轉換建立起數學模型對他而言難度並不算很大,不過這項工作還是挺複雜的。

  他準備趁著過年有閒暇的時間,數學原理全部做好後,再交給其他人去將這個模型建立起來。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一個諾菲雙獎得主來給一個博士解決畢業論文中的難題.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emmmm,這是不是有點太大材小用了?

  算了,隨便吧。

  他就這一個妹妹,不寵著寵誰呢?

  而且虛擬現實技術要是真因此而有了重大突破,也完全是值得的。

  反正就消耗點用來娛樂的時間而已。

  至少與其將時間浪費在介紹相親對象的那些事情上,還不如窩在樓上做點研究。

  雖然難度一般,但後者他還是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