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六百七十三章:移民月球就在眼前


                 辦公室中,坐在沙發上的翁筠宗撓了撓腦袋。

  對於徐川突然提出來的開採月球礦藏的想法,他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來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畢竟他本身就不是採礦業的專家。

  思索好了一會,他才看向徐川開口道:“既然你已經有了決定,勸說什麼我就不說了,這份計劃報告我等會帶走好好研究一下。”

  微微頓了頓,他接著道:“不過月面礦藏的開採並不是一件小事,而且航天研究所這邊老實說也不具備什麼開採礦藏的能力,就算是整個星海研究院,也不具備這方面的工作能力。”

  “按照我的想法,如果真要進行的話,我建議聯絡一下國內的那些礦業集團和相關的專家,先做個具體的調查。”

  徐川點了點頭,說道:“嗯,你說的這些我都考慮過了。關於月面礦藏的開採和智能化設備的研發,這邊我已經寫過信件交給工業蔀那邊了,屆時我將親自牽頭來組織這個項目,相信不會有多大的問題的。”

  月面資源的開發,是他早就規劃好了的項目。

  如果是放在傳統化學燃料運載火箭航天的時代,想要在月面上建立一個科研基地,進行礦藏資源的開採無疑是一件相當難的工作。甚至可以說十年或二十年內幾乎不可能做到。

  但在小型聚變堆+空天發動機組成的電推進系統面前,這一不可能轉變成了可能。

  星海號航天飛機脫離地球重力井,進入太空後擁有傳統宇宙飛船無法比擬的運載能力。

  通過地面火箭或另一架航天飛機進行物資的補充,它甚至能做到一次性將各種科研設備和開礦工具帶上月球。

  如果是二代電推進航天飛機完成設計研發製造的話,它甚至能不意外登月設備,直接將各種物資無障礙的輸送到月面上。

  這樣一來,在月面上開採礦物最大的阻礙就是月面上低重力+近乎真空的環境了。

  解決了這兩個,剩下的問題可以說都不會是阻礙。

  而對於這兩個關鍵性問題,徐川也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智能化設備代替人工。”

  或許從技術方面來算,這種方案算不上有多麼的成熟,但可行性是完全足夠。

  因為近些年來,智能化開礦設備的發展相當迅猛。

  比如無人駕駛。

  或許在城市中,在高速路上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來完善,但在礦區中,這卻是一項完全可以落地的技術。

  比如澳洲區域的鐵礦,從2012年就開始規模化應用無人駕駛運輸,降低人工成本,開礦的危險性等等。截止到目前,澳洲已經有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礦區資源,都是通過無人大型工程車運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