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三百八十九章:米國的反壟斷調查


                 破曉聚變裝置所取得的成果,必然會刺疼一部分國家敏感的神經。

  只不過誰也沒想到,在十月份第一次運行取得四十五分鐘的重大突破後,在那位徐教授的帶領下,僅僅時隔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那臺破曉裝置又一次創造了全新的記錄。

  兩小時的高密度等離子體運行,一分鐘的氘氚原料聚變點火運行。

  這意味著什麼,幾乎所有搞可控核聚變的學者都清楚。

  哪怕是那些對可控核聚變技術一知半解的政fu人員,也同樣清楚這背後代表著什麼。

  米國恐怕也沒有想到,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內,在他們還在想辦法打探消息,商議對策的時候,華國就能將可控核聚變技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不得不說,在面對破曉聚變裝置第二次創造的成果,他們,終於急了。

  而且,對於米國來說,算是一脈繼承的華國和蘇俄如果在某一項大家都還在一起競爭的技術或領域上取得了優勢,那更能刺痛神經。

  上個世紀的對立給米國帶來的記憶實在是太深刻了。

  如今那個龐然大物雖然已經解體了,但它留下精神依舊在持續著。

  對於米國來說,繼承了那個龐然大物精神的兩個國家,無疑是必須要重視的。

  幾十年的時間,還不足以它完全磨滅掉對那種精神的恐懼。

  畢竟,經歷那一代的如今還有人存在。

  ......

  另一邊,歐洲。

  在米國能源蔀那邊公開對外講話的時候。

  普朗克等離子體研究所中,螺旋石7x正在做著第二輪的高密度等離子體運行實驗。

  不得不說,華國破曉聚變裝置的成果,的確刺激到普朗克等離子體研究所背後的金主。

  在破曉裝置完成了兩小時的運行後,迅速給他們提供了一批新的科研資金,這才有了短時間內螺旋石7x能第二次啟動極限測試的資格。

  畢竟這種極限測試,對於可控核聚變實驗堆是有一定的損傷的,儘管這種損傷不是不可修復的,但既然是損傷,修復起來肯定需要耗費額外的資金。

  走入總控制室,普朗克等離子體研究所的主管羅伯特·麥克看向一旁正主持著運行實驗的提爾曼·倫特,問道:

  “這次有希望突破一個小時嗎?”

  望著監控屏上的數據,提爾曼·倫特教授想了想,道:“很難。”

  “這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嘗試改進了仿星器的控制方案,約束時間有小幅度的提升,但距離一小時長時間約束應該還存在一些距離。”

  “除非.....”

  “除非什麼?”

  深吸了口氣,提爾曼開口道:“除非降低一些等離子體的溫度,並且冒著第一壁被損壞的風險強行去嘗試一下,或許可以達到一小時。”

  “但是我不建議這麼去做,老實說,即便是我們做到一小時,距離徐教授的兩小時也有很大的極限。我更建議慢慢來。”

  聞言,羅伯特·麥克嘆了口氣,道:“來不及了,至少我們需要一項成果來振奮一下我們的信心。至少,我們不能被拉太遠.......”

  聽到這話,提爾曼·倫特也沉默了一下。

  雖然他是偏向科研方面的學者,但坐在他這個位置上,對於羅伯特說的這些東西也並不是不懂。

  如果螺旋石7x是託卡馬克裝置還好,在那位徐教授以類託卡馬克裝置做出的成果基礎上,各國肯定會毫無例外的將資金投資到託卡馬克裝置上。

  但螺旋石7x是仿星器,如果無法跟上腳步的話,恐怕預算什麼的,會被砍掉一大截,甚至直接因此而荒蕪掉也不是沒可能。

  想著,提爾曼嘆了口氣,道:“我盡力試試。”

  羅伯特·麥克拍了拍他的肩膀,沉默的看向螺旋石7x。

  如果說誰最不想螺旋石7x停機,他絕對是其中一個。

  這不僅僅關乎他的命運,也關乎到這十幾年在螺旋石7x上投入的心血。

  螺旋石7x對於他來說,就像是一個孩子一樣,他是一點點的看著長大的。

  沉默了片刻,羅伯特想起了什麼,重新開口道:“對了,針對那位徐教授的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Cern那邊已經簽訂的合同可能會被終止。”

  聽到這話,提爾曼·倫特扭過頭來看向羅伯特,一臉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