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三百六十六章: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


                 雖說合作意向初步達成了,但提爾曼·倫特教授並沒有離去。

  包括他帶來過來的一支團隊,也在金陵這邊暫住了下來。

  ‘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技術’交易‘Asdex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是一件大事,雙方都要完整的確認對方的資質與交易技術等方面的東西。

  酒店的房間中,一名鼻樑高聳的中老年日耳曼材料專家站在窗邊,眺望著遠方的燈火通明。

  “布魯斯,要來點嗎?”身後,另一名同伴手拿著香檳和玻璃杯推開門走了進來。

  站在窗前望著外面景色的布魯斯·瓦爾克回過來頭,道:“那就來一點吧,喝點香檳有助於睡眠。”

  同伴走了進來,倒了些香檳給他後和他一起站在了窗前,望向遠方的燈紅酒綠感慨道:“華國的發展好快啊,這城市化的規模,比漢堡大多了。”

  聞言,布魯斯·瓦爾克好奇的問道:“你以前來過華國?”

  同伴笑了笑,點頭道:“嗯,十幾二十年前吧,當時和他們交易hL-2的時候,作為派遣專家來過一次,那時候他們的發展還很落後。”

  “十幾年的時間,如此大的改變真是不可思議。”

  “聽說這座城市的常駐人口足足有三千多萬,咱們國家可沒有這樣的大型城市,柏林的人口也不過四百萬而已。”

  布魯斯·瓦爾克笑著道:“一座城市的人口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如果是住在鴿子籠裡面,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柏林人口雖少,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

  聞言,拿著香檳的克萊爾·布萊恩笑了笑,抬頭望向窗外並沒有辯解。

  其實布魯斯·瓦爾克的看法其實更能代表日耳曼國大部分群體,對於大部分日耳曼國人來說,高傲是刻在骨子裡面的。

  更別提面對這個比他們落後的國家了。

  相比較之下,他反而更理性和異類一點,可能是他經常外派出差的關係吧,他看過不少國家的發展。

  十幾年的時間,給到柏林或漢堡,可能根本就看不出什麼變化。但給到這個國家,它能變成一副完全陌生的樣子。

  眯著眼睛眺望了一會外面的風景,布魯斯·瓦爾克突然開口道:“你說明天那位徐教授,真有辦法讓我們看到那種高溫超導材料的工業化批量生產嗎?”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公開這種材料,好像是在去年的十一月還是十二月吧?這才三四個月的時間,就能讓實驗室中的產品商業化?你覺得他能做到嗎?”

  對於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和華國交易Asdex裝置,他倒是沒什麼意見。

  畢竟Asdex裝置已經退役了,而且也輪不到他來做主。

  只不過對於華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尤其是在材料這門極度依賴經驗和過往數據的學科上,布魯斯持嚴重的懷疑態度。

  畢竟在他的印象中,華國一直都是相對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即便是經濟重量如今已經攀登到世界第二,但在他看來那隻不過是依賴龐大的人口數量做到的而已。

  如果要換算人均經濟的話,日耳曼國能以碾壓的優勢勝出。

  而且在他一貫的記憶中,華國向來都是處於科技追趕的階段,現在突然冒出來了一項領先全世界的科技成果,如何能不讓人感到詫異。

  更關鍵的,這還是在材料領域中的超導領域。

  在這一領域,華國才發展了多久?

  十年?十五年?

  反正二十年是肯定沒有的。

  而在這一塊,他們從上個世紀就開始研究了,積累的經驗和數據遠不是華國能比的。

  這種情況下,華國突然冒出來了一種世界頂尖的高溫超導材料,就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

  一旁,拿著香檳的克萊爾·布萊恩思索了兩秒,道:“如果是其他人的話,或許我還會跟伱一樣保持著一點懷疑。”

  “但那位徐教授研究出來的成果,我還是願意相信的。”

  頓了頓,他補了一句:“而且從去年那位徐教授寄送給我們的樣品來看,他們確實是做到了。至少在高溫超導材料這一塊,他走在了我們的前面。”

  “真是難以讓人置信。”布魯斯·瓦爾克搖搖頭說道。

  克萊爾·布萊恩笑道:“其實還好。”

  聞言,布魯斯·瓦爾克投來了不解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