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三百五十二章:從櫻花國手中搶訂單

  點了點頭,凱爾文打了個招呼:“當然,徐教授雖然很少涉及材料界,但他出手解決的問題,每一個都是世界級難題。”

  聞言,諾而達材料公司的代表薩羅揚·帕特里克笑了笑,道:“但材料領域可不是數學,152k常溫超導,如果僅看這一數值,的確很驚人。但實驗室中的成果要轉變成商用,恐怕很難。”

  頓了頓,他又補了一句:“而且聽說這次他研究的可不是氧化銅基超導材料,是另一種全新的超導體系,沒有工業化的經驗,要轉變恐怕更難。”

  老實說,152k的溫度超導,這一數值並不算什麼。在實驗室中,做到溫度更高,甚至室溫下超導的材料也並不是沒有。

  不過在常壓下實現這個溫度的超導,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當然,對於這些世界頂尖的超導材料供應商來說,實驗室產品和工業化的商品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不可置否,152k常壓超導的確很優秀,但和它相差不大的產品在實驗室中也並不是沒有。

  比如Bi系(92k)、y系(125k)、hg系(135k)等等,都能做到突破液氮溫度(77k)這個溫度壁壘。

  但截至到目前,還沒聽說過有哪家實驗室能做到大批量的商業化生產高溫超導材料。

  到目前為止,工業界關於超導材料的應用,絕大部分依舊是低溫超導材料。

  而他們在製作商業化的超導磁體時,採用的依舊是鈮鈦合金這系列的低溫超導材料。

  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的氧化銅基高溫超導材料生產,但產量很低。也就櫻花國的國際超導產業技術研究中心(isteC)能較多的生產一些Bi系列的高溫超導材料。

  聽說他們已經和日內瓦的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簽訂了合同,將在20年下半年批量提供一些Bi高溫超導材料,用於改造大型強粒子對撞機LhC。

  所以儘管152k常壓超導這一參數的確驚人,但如果沒法商業化生產的話,對於他們而言並沒有什麼太大意義。

  頂多提供一些研究價值。

  凱爾文靠在椅背上,淡笑著道:“如果是這樣,伱又何必跑過來呢?”

  聞言,薩羅揚·帕特里克聳了聳肩,道:“公司的安排而已。”

  凱爾文沒再說話,而是默默的抬著頭看向講臺。

  如果僅僅是實驗室的產品,那就好了。

  他擔心的是,這次的超導材料可能會和上次的人工sei薄膜一樣,能在短時間內工業化生產。

  以這位徐教授的能力和性格,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

  更關鍵的是,他這次不僅沒有發論文,連專利都沒有申請。

  這才是讓他和一些超導廠商擔憂的地方。

  從這來看,這位徐教授很有可能會選擇和部分材料的生產一樣,保密進行生產,而後進行銷售。

  如果是這樣,對於他們這種超導材料廠商來說,可真不是一個什麼好消息。

  至於諾而達材料公司,如果和他的代表一樣蠢的話,那活該他們倒閉。

  ps:晚上還有一章,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