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三百五十二章:從櫻花國手中搶訂單


                 對於徐川提的資源交換,高弘明點了點頭也沒說什麼。

  雖說這是在國內,都是在為了可控核聚變實現而努力,但不同的項目所掌管的資源和東西都是不同的。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將自己手裡的技術或者關鍵設備貢獻出來的。

  就像國與國之間一樣,儘管搞了個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工程,說是資源技術共享合作,但參加這個工程的國家,無論是米國還是歐洲,亦或者華國,都不可能將自己國內的真正核心與領先的技術拿出去。

  有高溫銅碳銀超導材料打底,能交換到‘eAst’磁約束聚變託卡馬克裝置使用權的概率會更大一些。

  跳過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測試的事情,徐川翻開手中的另一份資料。

  相對比較可控核聚變工程來說,國內研究超導材料的實驗室或者企業亦或者機構就多多了。

  不過有資格進入這份名單的廠商並不是很多。

  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j英納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一家家的公司企業在徐川眼眸中劃過,對於尋找一家或兩家生產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的廠商這件事,他還是同樣需要把握住一些關鍵點的。

  雖然上面已經給他排查過一次了,能進入這份名單中的企業在資格背景方面肯定沒什麼問題,但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涉及到的東西太關鍵了,讓他必須要在這上面多留一份謹慎。

  比如現在正在進行的可控核聚變項目工程,比如還沒啟動的大型強粒子對撞工程,亦或者上面想要應用的超導線圈粒子加速領域等等.

  包括一些其他領域,比如醫療領域的中大型核磁共振設備、永磁醫療裝置等等。

  這些項目的核心關鍵點之一,就是超導材料。

  只有超導材料能穩定且高品質的產出,才能有這些項目的穩定發展。

  其實說起來,目前國內醫療領域的中大型核磁共振設備、永磁醫療裝置這些裝置,百分九十以上都是依賴進口的。

  按照數據統計,在國內,平均每百萬人口擁有核磁共振儀的數量只有3.5臺,而米國、櫻花國等國家則分別達到了35.4臺和49.5臺。

  這就意味著,如果想做一次核磁共振檢查,可能需要排隊等候很長時間,而且還要支付高昂的費用,一般在幾百到上千元不等。這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而這些設備的關鍵,就在於能夠提供強磁場的核心超導線圈材料。

  雖然國內在超導領域的發展還是挺迅速的,但畢竟起步晚。

  再加上那些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禁止出口、拒絕交流等方面的因素,導致在線圈超導領域還是要落後不少的。

  而這次的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就是個打破全面依賴進口的契機。

  翻了翻手中的資料,徐川從中挑出來三家廠商,用筆做了一下標記後,重新遞給高弘明。

  “目前來看,這三家企業還可以,都有著生產資質,不過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的生產很關鍵,涉及到後續可控核聚變等工程方面,所以具體情況還需要再做安排。”

  “這樣吧,高廳,麻煩你聯繫一下這三家企業,過些天我想和他們碰個面。”

  雖說國家已經幫助他挑選出來了有資格的企業,但高溫超導材料合作生產這種事情,不僅僅涉及到了可控核聚變這種工程,還涉及到了利益分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