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三百四十七章:激光增能與粒子加速

  徐川點了點頭,道:“沒錯,咱棲霞山這邊的聚變實驗堆要完成建設,恐怕至少需要等到今年下半年亦或者明年去了。”

  “我們沒那麼多的時間浪費,既然等離子體湍流的數學模型已經經過了超級計算機的驗證,那麼儘快安排它進行聚變堆實測才是目前最應該做。”

  “只有實測,我們才能知道這份模型哪裡還有不足,才能繼續改進和優化。”

  “也只有實測,我們才知道它是否能如超算驗證的一般,能全局掌控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中的高溫高壓等離子體。”

  “所以我需要一份國內其他可控核聚變項目試驗堆的詳細數據,看看有沒有相對合適的聚變堆,可以用做實際的模型控制實驗。”

  “這是一件很耗費時間的工作,如果等待咱們自己實驗堆完成,需要的時間那就太久了。”

  聞言,高弘明贊同的點了點頭,道:“沒問題,這個交給我,我會盡快去搜集這方面的數據的。”

  高弘明帶著任務離去,徐川也回到了川海材料實驗室中繼續主導對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的優化。

  152k、20t的性能對於一份超導材料來說,至少在目前這個時代來說的確已經很厲害了。

  但對於徐川來說,它還不夠完美。

  當然,這個完美指的並不是臨界溫度、臨界磁場方面的。而是指這種材料的可塑性。

  的確,銅碳銀複合材料的性能很優異,不僅僅是高溫超導,在通過特別的手段製造,實現超導能隙和晶構紐帶後,它甚至能做到在常溫下超導。

  但它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可塑性就是它最大的缺點。

  銅碳銀複合材料,無論是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還是常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在可塑性方面,表現的都像陶瓷一樣。

  這種較低的可塑性與脆性,限制了它在很多方面的實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