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三百一十六章:薅西方國家的羊毛


                 聽到樊師兄的詢問,徐川笑了笑,回道。

  「超導材料的研發,沒有什麼看好不看好的,大家目前都在摸索。」

  「我選擇銅碳銀複合材料,是因為咱們實驗室做出來的數學模型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幫助罷了。」

  聞言,樊鵬越點了點頭,道:「這個倒是可以的,之前已經按照你交代的,這些材料的一些參數信息都已經錄入進去了。」

  徐川笑道:「不錯,接下來研究所這邊的任務有兩個,一個是蒐集和購買一些高溫超導材料的數據,這方面不用太急,也沒必要強求,能收集到最好。收集不到也無所謂。」

  「主要的任務是對銅碳銀複合材料做實驗,可以安排每一個正式研究員帶兩個副手,從低溫超導材料開始進行實驗,然後朝著高溫超導材料發展,每次實驗都記錄好數據。」

  樊鵬越點了點頭,起身從辦公桌裡面摸出一個筆記本,將徐川說的要求記錄下來後問道:

  「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嗎?是隻走低溫高溫路線,還是說高壓路線也填充進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

  目前工業界和材料界探索超導材料,主要有兩條路徑。

  「超低溫」和「超高壓」。

  其實所謂的室溫超導,目前並不是沒有。

  米國常青藤學校之一的羅切斯特大學的蘭加·迪亞斯教授,就曾和他的團隊用一種含碳的硫化氫系統刷新了超導體臨界溫度的記錄。

  他的團隊使用了一種用於在極高壓下測試微量材料的研究裝置——金剛石對頂砧,或製備出來了一個特殊的含碳的硫化氫系統,並在極端的高壓下形成超導化合物。

  這種超導化合物會隨著壓強的不斷增大,超導的轉變溫度也越來越高。

  在壓強達到267±10千兆帕,約為海平面大氣壓的260萬倍時,這種材料能在室溫下實現超導。

  但老實說這僅僅能當做數據研究資料,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畢竟大規模創造一萬個大氣壓的壓強環境實現難度很大,因此現階段利用超低溫是實現超導現象商業化的唯一手段。

  不過既然徐川提出來了進行超導實驗,他自然要問清楚是否只進行溫度超導還是說壓強超導也一起進行。

  畢竟高壓超導實驗也能帶來一定的數據經驗,這對於後續的研究還是有幫助的。

  徐川:「不用,超高壓的超導實驗如果能找其他實驗室交換或者買到一些基礎可以,但沒必要自己去做。」

  「另外,可以再安排一批人對目前世面上的低溫和高溫超導材料做一個分析工作。」

  「不要求必須是研究員去做這事,博士生和實習研究員都可以。」

  「主要分析一下材料的電子結構、電子間的相互作用、能帶結構等方面的東西,這些都可以為後續咱們自己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

  超高壓超導材料這條路,徐川不知道走不走得通。

  但反正他上輩子研發超導材料的時候,並沒有走這條路,他走的是超低溫轉低溫再到室溫這條路線。

  相對比超高壓超導材料來說,這條路線更容易一些,而且也是目前超導材料研發的主流路線。

  雖然他可以直接將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製備出來,但很顯然這並不科學。

  目前來說,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一些相關的實驗,積累一些數據後再將超導材料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