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三章:院士候選

  對於工程院名下的能源與礦業工程學蔀來說,無論是鋰枝晶難題還是核廢料難題,隨便來一項都足夠提名了。

  所以核能領域和電池領域的幾位大牛就聯手推薦這位大佬。

  而現在,頭疼的就是他們了。

  聽完溫鴻文的話,再加上看到了這份材料,潘德明反倒是安心了下來。

  他端著茶杯小抿了一口,笑著感嘆道:“在之前,我們都還在爭吵要不要讓他入選今年的華科院院士,有人覺得他實在太年輕了可以再等幾年,或者說滿三十歲後再考慮。”

  “畢竟就算是2003年時入選的國內最年輕的盧院士,當選的時候也有三十八了,但他才二十三歲,要到今年年底才二十四,不少人抓著這點不放。”

  “現在看來.嘖嘖”

  潘德明嘖嘖的感嘆了兩聲,接著道:“恐怕該考慮的,並不是他能否入選今年的華科院院士了,而是今年兩院院士該給他哪一個。”

  溫鴻文溫和的笑了笑,道:“為什麼就不能兩個都給呢?”

  相對比潘德明來說,他作為辦公廳的主任,瞭解的東西更多一些,也知道上面對這位年輕教授的看法和支持。

  聞言,潘德明反倒是愣了一下,遲疑道:“兩個都給,同一年?”

  雖說同時擔任華科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的學者不是沒有,但是在同一年,將兩院院士的名額頒發給一個人,這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

  要知道院士的名額就那麼幾個,每次評選都有繁多的候選人在等待。

  不僅資歷老的教授不少,也有很多做出過重大研究成果或貢獻的教授,這一下讓他拿兩個,恐怕會引起不少人的非議,畢竟樹大招風。

  溫鴻文端起茶杯吹了吹茶水,喝了口茶水潤了潤嗓子後接著道:““別忘了,在那位的身上,還有著一枚啟明星勳章。”

  那可是上面專門為那位打造的獎章,不僅僅是榮耀,更有著極深的含義。

  聞言,潘德明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徹底放下了心。

  老實說,在今天沒有來這裡前,他在數學物理學蔀那邊已經和其他人大吵過好多次了。

  就是想為徐川爭取一個華科院院士的名額。

  雖然北大之前和他結過仇,但沒什麼是不能消融的。

  更何況,一名諾獎+菲獎得主都無法在國內拿到院士,這名單一公佈出去,國人怎麼看?

  不過在今天來到這裡後,他反倒不怎麼操心了。

  聽這位溫主任的意思,今年的院士增選可能有好戲看了。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