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八十九章: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如果有希望,誰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祖國在科學技術的前沿領域領先其他國家呢?

  今天坐在客廳中的,無論是秦安國,還是汪光赫,亦或者徐川,都希望。

  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儘管幾十年來祖國的發展相當迅速,已經逐漸追上了第一梯隊的那些西方國家。

  但不得不說,在大部分的前沿科技領域,因為起步太晚的緣故,他們還是落後不少的。

  就比如在電池領域。

  儘管如今華國的寧德時代生產的鋰電池供應占據了全球近四分之一,超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動力電池市場,儘管比亞迪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也同樣屬於世界先進水平,但這依舊繞不開那些西方國家的吸血。

  他們每生產一顆電池,都會因為裡面的各種專利而向國外的企業交納一定的專利費。

  就拿磷酸鐵鋰電池來說,在早些年的時候,國內每生產一噸鋰電池,要交2500米元的專利費,生產電池賺的錢,大頭都那些外國老拿走了。

  儘管如今國內的電池行業有了很多的重大突破,但和國外那些在電池行業鑽研已久的國家或者實驗室研究所來對比,依舊有不小的差距。

  特別是在前沿科技領域的佈局上,差距更大。

  就比如鋰枝晶難題解決後,最後希望能大量提升鋰電池能量密度的鋰硫電池,西方那些國家已經申請了無數的專利。

  在這樣的環境下,就算你將鋰硫電池率先研發出來了,最終可能還是擺脫不了別人的專利壁壘。

  而相比較之下,鋰空氣電池就幾乎沒有多少專利壁壘了。

  儘管它很難,但它的能量密度更高,前景更開明。如果能研發出來,那將直接繞過鋰硫電池,跳躍式的領先其他國家。

  毫無疑問,這是相當誘惑人的。

  ......

  面對秦安國的提問,徐川只能苦笑著搖了搖頭:“秦部長您把我看得太萬能了,我只是一個數學家而已。即便是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聞言,秦安國露出了一絲失望。

  的確,他要求的太高了。

  但說實話,這也是眼前這位年輕的學者給他的一種錯覺。

  自從認識這位起,這位無論是在理論還是應用上都可謂給人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

  世界級難題,七大千禧年難題,核廢料難題,鋰枝晶難題......在他手中的全都一一被解決了。

  這讓人彷彿有一種什麼問題到他手中都能解決的感覺。

  一旁,汪光赫倒是沒有在這方面上關注的,他接著詢問道:“您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將目標放在鋰硫電池方面?”

  徐川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看到秦安國和汪光赫有點懵。

  沉吟了一下後,他開口道:“我並不建議目前就將重點放到鋰空氣電池這種超高難度的技術上,並不是說鋰空氣電池不需要研發也不重要。”

  “而是就目前來說,我們需要將錢花在真正需要用錢的項目上,比如想辦法繞開那些西方那些國家在鋰硫電池上申請的專利,比如發展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等等。”

  “這些才是目前我們需要去做的事情。”

  “........”

  “今天多有打擾了,“感謝徐教授您提供的寶貴意見,我們會認真考慮的這些東西的。”

  良久的交流過後,汪光赫笑著站起身和徐川握了握手,準備告辭離去。

  徐川笑著起身,將兩位老人送到了庭院門口。

  今天下午,他和秦安國與汪光赫兩位大老聊了不少。

  不過聊的基本都是他了解的東西,或者以重生者站在二十年後的時間來回望過去,做一些引導,讓祖國儘量避開那些沒有必要的投入以及錯誤的路線。

  這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一些東西了。

  至於能源領域的佈局與安排,以及國內未來能源的發展走向,他一如往常的沒有說話。

  因為他不懂。

  站到了如今他這個高度,他的言論早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今他的言論會影響一個行業,一個國家,甚至影響整個世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