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七章:解決問題的方法!

  ‘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項目已經進入了尾聲,就差臨門一腳就能完成,可現在卻出了簍子。

  儘管一個科研項目不可能始終都一帆風順,即便是項目延期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上面也會理解。

  畢竟這是時代的約束,只是粒子加速器設備的硬性條件達不到要求,思路和理念是沒問題的。

  而且,嚴格來說核能項目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到現在才八九個月的時間,目前核能項目已經進入了實驗堆建造的地步了,這對於一個大型項目來說,速度已經相當快了。

  正常來說,這種級別的項目,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時間才能出成果。

  但這對於徐川來說,他沒法接受。

  核廢料電能轉換項目的延期,會導致他後續的很多安排和計劃都受到干擾。

  而且,面對和解決項目中遇到的難題及突發,是一個合格負責人應有的能力。

  “首先可以排除掉重新採購或者定製一臺新的直線粒子加速器,且不說其他國家的加速器能否達到要求,是否會出售等,光是時間方面就來不及了。

  同樣的,現在進行研發超導材料肯定也是來不及了的,那需要的時間很長,而且測試和驗證及生產週期都超過了預算......”

  盯著眼前的直線粒子加速器結構圖,徐川思索著可行的辦法。

  要解決加速器的能級和穩定性能不夠,他有不少的方法。比如將超導材料弄出來重新對加速器的迴旋管道進行設計部署就足夠將眼前的這臺直線粒子加速器的能級和穩定性提升到需要的地步。

  但缺陷在於整改時間太長,要研發-生產-重設等整個流程走下來最少需要半年的時間。

  而現在,他頂多還有兩個月。

  現在是四月中旬,在六月中旬,他必須要完成核廢料發電站的運行。

  不說現在就投入商業化,但至少眼前的這個實驗堆需要做到投入使用和測試,這是徐川的底線要求。

  “如果是這樣,對眼前這臺離子直線加速器進行改造應該是的最可行的辦法之一。”

  “那麼磁鏡控制系統如何?”

  徐川想到了上輩子研究可控核聚變時研發的超導磁鏡控制系統,對於超高溫等離子體的控制有著很強的效果。

  不過不同的是,那時候的磁鏡控制系統是建立在他研究出來的常溫超導材料體系上的,但現在,利用常規超低溫超導材料可行嗎?

  對於這個,徐川有些不確定,儘管理論來說,常溫超導材料和超低溫超導材料的性能幾乎一致,但實際上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而且更關鍵的是,要部署超低溫超導材料,需要對部署直線粒子加速器的空間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畢竟如今的超低溫超導一般都是通過液氦冷凍來進行的,儘管只是改造一部分區域,這也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

  “如果放棄掉磁鏡控制的話,還有沒有辦法增強粒子加速器的能級和穩定性?”

  “或許,我可以先將這個問題拆分成兩個來進行處理?”

  驀的,徐川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想法。

  這是理論科學中面對一個難題時常用的辦法,將難題拆分,然後再來一一解決。

  粒子加速器中的粒子不穩定性一般發生在加速粒子通過圓形機器平均能量達到其轉換值時。

  當轉折點發生在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繞環旋轉時,即使它們並不都攜帶相同的能量,也會表現出一定的能量範圍。

  這會導致粒子在躍遷能量附近的特定運動使它們極易產生集體不穩定性。

  就像光與顯微鏡那樣照亮被觀察的物體一樣。

  光束越強,科學家就越容易檢查他們正在觀察的物體。

  但是強度是有代價的,光速越強,越容易晃眼睛或者說強光會遮掩一切,導致什麼都看不到。

  這就好比晚上開車,你對面來了個超亮的遠光車一樣,越接近它,你就會發現視線中除了燈光外,就越什麼都沒有了。(ps:遠光狗給我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