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七十章:邱成桐的讚歎

  ”

  聽到這話,徐川嘴角抽了抽,他怎麼就成老人家了?這輩分也漲得太快了吧。

  “快.....快請進,川神,老師他剛剛出去有事去了,應該等會就會回來,您老人家先坐一下。”

  堵在門口的學生快速讓開了位置,激動有顫抖的恭敬邀請徐川進入辦公室。

  聽到這稱呼,徐川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道:“叫我徐教授就行,川神和老人傢什麼的就算了,這稱呼不合適。”

  “川....徐教授,您喝點什麼?這邊有咖啡,茶,果汁和紅牛。”青年學生緊張的問道。

  徐川笑道:“來杯水就行了,不用那麼麻煩。”

  說著,他隨便找了把椅子坐下,眼神落在了書桌上的稿紙上,上面有幾個問題,屬於偏微分方程領域,研究的並不是常規數學,而是計算應用數學,和智能神經網絡方面有點關係,這引起了他的興趣。

  不得不說,邱成桐在偏微分方程領域的學識可謂是巔峰造極境,從這份出給一個研究生的試卷問題中就能窺見一偶。

  他熟練無比的將偏微分的方法,運動到微分幾何中去,編寫出了這幾個靈性極高的問題。

  偏微分方程是個很神奇且應用相當廣泛的數學領域,它非常擅長描述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對於描述種種現象非常有用,可用於描述從行星運動、天氣變化、到隨時空結構變化的所有事物。

  但是眾所周知,它很難求解。

  譬如說,假設嘗試模擬空氣湍流,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就是該領域的巔峰。

  通過解此偏微分方程,可以得知任何時間點的流體運動,並模擬將如何繼續運動或之前是如何運動的。

  但這些計算非常複雜且計算量很大,所以常常依賴超級計算機來進行數學運算。

  而這就是人工智能和智能神經網領域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它們可以通過使用深度學習來加快解決的速度,將對科學探索和工程應用產生很大的好處。

  桌上稿紙上的幾個問題,都是這方面的,想來是邱成桐留給自己學生的作業,上面還有部分已經寫上了答桉,徐川看的,正是有答桉那部分。

  “這條思路有點意思,通過在傅立葉空間中逼近傅立葉函數,來完成一系列的運算,不過這份答桉並不算完善,缺少了轉換無法降低糾纏性,也就無法精準的得到答桉。”

  稿紙上,一道題目的答桉引起了徐川的興趣。

  對於他來說,這種給研究生或者博士生考核用的問題,可以說一眼就能看出答桉和方法,也能看出答桉中的缺陷和問題。

  但上面的思路的確讓他有些意外,這是他沒想過的一條解決方法。

  這很正常。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和思路,哪怕是高斯牛頓重生了,也不敢說自己懂得所有的數學,能找到一個數學難題所有的解決方法。

  徐川也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拿到了菲爾茲獎就能超越所有人,在數學這一領域,誰都沒有這樣的資格。

  .......

  辦公室中,青年學生剛端著一杯水過來,就聽到了徐川的自語,內心泛起震撼。

  這就是菲爾茲獎得主的能力嗎?一眼就看出了他答桉中的缺陷。

  想了想,他終究的還是沒忍住,開口問道:“那,川神,這個糾纏性有方法轉換嗎?”

  對於這個問題,他已經卡住很久了,一直都想不到什麼好的解決辦法,這會一位數學界的頂級大牛就在眼前,還對問題產生了興趣,怎麼能讓他忍住不問。

  聽到詢問,徐川回過神來,接過水杯後笑道:“你叫什麼名字?”

  “衛勇,川神叫我小衛或小勇都可以的。”青年學生連忙回道。

  徐川笑了笑,道:“你這條思路挺有意思的,但後續的拓展並不是你這個階段就能解決的。”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應該是邱教授新收的研究生吧?”

  衛勇點了點頭,道:“嗯,我是去年下半年才跟著邱教授學習的。”

  徐川接著道:“我先問一下,你是怎麼想到在智能神經網數據計算中,利用傅立葉空間中逼近傅立葉函數來完成系列運算的?”

  “按照常理來說,解決這類問題往往都是通過在近似歐幾里得空間中定義的輸入和輸出之間的函數來推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