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四十四章: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

  “看來你沒少被那些媒體記者為難。”

  徐川長舒了口氣,感嘆道:“誰說不是呢?鬼知道那些媒體會怎樣報道?”

  “哈哈哈哈,他們一直都這樣,別太介意。”

  阿瑟老爺子笑著說道:“恭喜你,最年輕的諾獎得主。也恭喜你成為世界上第一位諾貝爾獎與菲爾茲獎雙獎得主。”

  徐川笑道:“謝謝,也同樣祝賀你。”

  阿瑟老爺子笑著搖搖頭,道:“我已經老了,未來是你的。”

  頓了頓,他接著問道:“我能好奇的問問,你接下來是準備研究數學還是物理,亦或者是天文,還是其他的東西嗎?”

  對於徐川接下來的研究領域,並不只是媒體記者感興趣,學術界的人也同樣相當感興趣。

  畢竟一位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他接下來的研究方向註定了會帶動整個對應的領域。

  徐川笑了笑,道:“可能是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也有可能是ns方程?也有可能是粒子對撞機產生的數據?”

  “說實話,我感興趣的很多,但可惜的是,我沒法分身。”他遺憾的說道。

  阿瑟老爺子哈哈笑道:“我懂,我年輕的時候也這樣,對所有感興趣的都想研究。”

  “不過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祝你成功!”

  ......

  告別了阿瑟老爺子,徐川回到了斯德哥爾摩大酒店。

  酒店的一樓,谷炳和阿米莉亞正在那裡等著,而在兩人身邊的,還有他曾經收的另外兩名學生,沙希·佩雷斯和羅傑·迪恩。

  這兩人是跟隨著德利涅一起過來的。

  看到徐川,四名曾經的學生都圍了過來。

  “教授,恭喜你。”羅傑·迪恩和沙希·佩雷斯笑著上前祝賀,兩人臉上都帶著一絲後悔與複雜的表情。

  當初他們選擇留在普林斯頓,跟隨德利涅教授完成學業,做出的的確是最合適的選擇。

  但命運和他們開了個巨大的玩笑,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曾經的導師就拿到了諾貝爾獎,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拿到諾貝爾獎與菲爾茲獎的雙獎得主。

  要說不後悔,那是假的。

  能跟隨這樣的導師,其未來的價值已經遠超過了在普林斯頓完成學業。

  但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能說,命運真是喜歡捉弄人。

  ......

  斯德哥爾摩大酒店中,徐川和曾經的四名學生敘著舊,地球的另一邊,遠在東方的華國。

  此刻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慶祝著。

  Ctv直播的諾獎典禮,被無數的媒體轉載。

  沒有任何意外,徐川,這個名字,以及他過往的輝煌再次登上了當天所有平臺的熱搜與頭條。

  這是一場國民級別的狂歡。

  對於絕大部分人的國人來說,從那年輕的身影中,他們不只是看到了諾貝爾獎的榮光,更是看到了國家崛起的希望。

  而對於眾多的學生來說,那道站在舞臺中央的年輕身影,簡直就是他們心目中未來的光,是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向。

  .......

  十二月十一日。

  經歷了一夜休息的徐川再度早早的起床了。

  因為按照諾貝爾獎的頒獎流程,在第一天頒獎典結束之後,第二天還有一場諾貝爾講座。

  這是約定的習俗,也是新走向巔峰的諾獎得主向全世界發出第一道聲音的舞臺。

  早上十點。

  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斯塔凡·諾馬克教授引導下,徐川來到了瑞典皇家科學院-物理分院的報告廳中。

  報告廳內人山人海,不僅僅是座位上坐滿了,就連走廊過道上都擠滿了前來聽講的學者,或者遊客。

  對諾貝爾講座感興趣的,並不僅僅是學者,還有無數的普通民眾。

  無論是瑞典本土的學生,還是街道上的市民,亦或者不遠萬里趕過來的華人,都擠在這一間不算很大的報告廳中。

  這同樣是一場盛會,也是普通民眾瞭解最新前沿科學的機會。

  因為諾貝爾講座並非是專業的科普,那些在菲爾茲獎報告會上會出現的各種專業術語,以及各種普通人看不懂的學術報告與論文,並不會出現在諾貝爾講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