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三十章:不平凡的十月


  魔都,科學院原子核研究所。

  徐川找了間辦公室,帶著挑選出來的八名科研人員,給他們講解‘原子循環’理論與新型抗輻射材料的研發基礎,以及初步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對於抗輻射材料來說,強核輻射本身攜帶的電離效應是最大的問題,它能破壞材料的晶界、分子結構、中性原子.....等等,從而引起脆化,加速蠕變,相不穩定性,加速腐蝕等後果。”

  “而原子循壞技術,是基於電離輻射與電離效應上的提出的一種理論。”

  “該理論將在保證抗輻射材料最大晶粒前提下,通過添加一些化合物改善空間電荷層電荷分佈、控制晶界相形態,形成有利於離子遷移的晶界通道的方法降低晶界的形成難度,進而保證材料在遭受到核輻射的電離後能自我恢復結構,擁有更長輻射對抗時間......“

  “.........”

  儘管這些東西在此前上的論文上已經寫的非常詳細了,但他依然選擇再給這些科研人員過一遍,順便,解決掉他們的一些疑惑。

  一方面是培養人才,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加快後續的實驗進度。

  投影幕布前,徐川不斷的講解著‘原子循環’理論的關鍵細節,會議室中,包括韓錦在內的九名科研人員認真的聽著。

  自從荊康樂、孫衡被‘開’掉後,整個小團隊的積極性再度提升了不少。

  大家瞬間就清楚了,這個看起來很年輕的大牛,每一句話都說道做到了。

  他說有測試,測試就真的來了,他說測試決定他們能否加入團隊,沒通過測試的人哪怕通過了面試也真的沒有進來。

  事實上,在職場上,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最基本的要求,只不過很多人現在都做不到了而已。

  就像是娛樂圈演戲一樣,記臺詞背臺詞可以說最基礎的要求了,但一些沒有演技又不想努力的小鮮肉,仗著自己身家高,有nao殘粉,便開始了123456789.....

  這對於整個大環境而言,是極其不健康的一件事。

  徐川沒能力改變整個大環境,但他有能力保證自己的小團體處於健康的狀態。

  ......

  “教授,我有個問題。”

  會議室中,一名科研人員有些小心緊張的舉起了右手。

  徐川順著聲音看了過去,舉手的是一個看起來比較年輕的研究員。

  他點了點頭,示意對方提問:“請說。”

  這名研究員有些緊張的站了起來,深呼吸了兩次壓下心中的緊張後才問道。

  “教授,您之前提到過利用材料的晶界效應來對抗核輻射,但晶界效應是陶瓷材料的專屬,如果是這樣的話,後續的其他材料,包括一些軟體對抗材料可能是無法擁有這個優勢的。”

  徐川笑了笑,道:“很高興你能有自己的思考,並且能提出來。”

  “晶界效應的確是陶瓷材料的專屬性能,但它並不是不能應用到其他材料上。”

  “我們都知道,對抗材料在服役環境下會遭受高能粒子,如中子,γ粒子的轟擊,從而產生大量離位損傷,包括空位和自間隙原子。”

  “這些離位缺陷以及相應的團簇使得材料性能降級甚至失效,制約著材料的穩定。”

  “以往的多尺度模擬在揭示缺陷與界面相互作用的微觀機理時,往往只關注到基本的原子過程,如擴散、偏聚、複合等。”

  “然而在實際的服役條件下,對抗材料往往需要承受一定劑量的累積輻照.......”

  一邊就解釋,徐川一邊在會議室的黑板上寫下一行字。

  【納米材料累積離位損傷--晶界間隙加載與晶界輻照效應。】

  寫完,他扭頭笑吟吟的看著提問的科研人員,接著道:“傳統的對抗材料,在面對高能的核輻射照射時,的確會出現各種電離輻射導致的各種缺陷。”

  “但當我們將材料的結構降低到納米級別的時候,一切都將與眾不同。”

  “我曾在普林斯頓看過和研究過這方面的東西,很多的研究資料和實驗數據都表明,納米結構材料,尤其是納米晶材料具備良好的抗輻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