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一百九十章:邱成桐的邀請

  聞言,邱老先生眼前一亮,快速道:“我邀請你和我一起去水木大學任職如何?”

  “前段時間,水木大學那邊找過我,請我去那邊開展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如果你願意,我邀請你一起過去。”

  對於這份邀請,徐川笑著拒絕道:“可能要讓您老失望了,我這邊已經答應了母校,如果回國的話,應該會在母校擔任教授職位。”

  對於這位老先生的邀請,他直接瞭解的拒絕了。

  他知道這位老先生邀請他的目的,但他並不想參與進國內數學界的‘爭霸’中。

  國內的數學界,或多或少的他肯定有一些瞭解,為了掌握龐大資源和利益,各種鬥爭不會少。

  當然,學派之爭這種事情在哪裡都有,普林斯頓難道就沒有學派了嗎?

  很顯然也有,普林斯頓學派就是如今數學界最大的數學學派之一。

  學術鬥爭,學派之爭這些都很正常,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科學的發展。

  前提是良性的競爭。

  但國內的學派之爭,說句不好聽的話,已經陷入畸形了。

  不可否認,國內很多站在頂峰的數學家,對於華國數學的發展與推動,都是盡心盡力,失志不渝的。

  比如眼前的這位,在過去近四十年的時間,他在水木、東大、哲大等七所高校創建數學研究中心,籌建了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培養青年英才,擔任主任不取分文薪酬。

  但又說句不好聽的話,國內嚴重的學派之爭,已經在很大的程度上干擾到了國內數學的發展。

  特別是對於青年一代的數學生的發展。

  徐川不太想參與進這些破事中,儘管以他現在的成就,完全可以說已經站在了國內數學界的巔峰。

  但在國內,能力並不是決定所有的唯一因素。

  所以與其參與進去亂鬥,不如回到南大。

  南大的數學系的確很弱,但在那裡,他能不受干擾的進行研究。

  相對比水木、北大這些地方,南大更純淨一點,如一張白紙一樣,可以任由他進行書寫。

  更關鍵的是,南大的數學雖然較弱,但物理很強。

  他學習數學的目的,最終是要與物理結合起來推動物理的發展的。

  ......

  晚會和舞會結束,這次的數學報告會對於其他人而言基本就已經結束了。

  ….不過對於徐川來說,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報告會結束,他的論文將正式進入評審環節。

  這次的評審,將由六名代數幾何和拓撲學的頂級數學家和克雷數學研究所一起進行。

  審核人名單分別是法爾廷斯、阿蘭孔涅、丘成桐、森重文等人。

  六位審核人,均是菲爾茲獎得主,更有多人獲得過沃爾夫數學獎、阿爾貝獎、克拉福德獎等頂級數學獎,陣容之豪華,完全對得起霍奇猜想這個七大千禧年難題。

  能篩選出這份審核名單,其實也挺難為數學界的。

  按照論文審稿的雙盲原則和避親原則,德利涅和威騰這兩位的最適合審稿的人員首先被排除掉了。

  畢竟他們是徐川的導師,不應該出現在這份審稿名單裡面。

  但說實話,數學界沒有比他兩更合適的審稿人員了。

  德利涅教授是格羅滕迪克老先生的弟子,在代數幾何領域的成就完全可以說是當今數學界的第一人。

  更關鍵的是,他一直都在從事研究格羅滕迪克老先生遺留下來的標準猜想。霍奇猜想,則是標準猜想的一部分組成。

  因此若要說最合適的審稿人員,德利涅教授無疑是所有人中最合適的。

  其次七大千禧年難題作為數學界的世紀難題,普林斯頓也不應過多的參與進這份證明論文的審稿中。

  比如費弗曼、羅伯特·朗蘭茲、辛康·布爾甘等頂級大老。

  畢竟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避親原則讓數學界不會挑選普林斯頓的數學家進行審稿。

  在排除了這些頂級大牛後,要想再挑出合適的審稿人,難度的確不小。

  至於克雷數學研究所,其實只安排了一名特派員過來做輔助工作。

  儘管七大千禧年難題是他們擬定的,但在頂尖的數學上,他們還真幫不上太多的忙。

  幸運的是,數學界大牛雲集,特別是在代數幾何和拓撲學這兩熱門領域,能擔任這份工作的人還是不少的。

  .......

  .

  少一尾的九尾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