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五章: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

  聞言,徐川笑了笑。

  這大概是這位老教授平生最大的興趣愛好之一了。

  他喜歡與其他學者交流,也喜歡指點其他人,特別是年輕學者,這讓他朋友眾多,但也有不少人討厭他這點,認為他喜歡好為人師。

  不過整體來說,一名諾獎大老的指點,絕大部分人都會認真的去思考吧。

  ….此外,這位老教授另一個興趣愛好就是出書立著了。

  他寫過好些物理科普書籍,比如《存在之輕》《奇妙的現實:真實、奇妙的物理世界》《美麗之問:宇宙萬物的大設計》《萬物原理》等等,是一名傑出的科普作家。

  和維爾澤克打了個招呼後,徐川從身後取過揹包,從裡面掏了一疊打印紙出來,遞給了自己的導師威騰。

  “老師,關於質子半徑之謎實驗的數據已經分析完成了,我們得到了一個全新的質子半徑數值,且它相對於以往的質子半徑來說更小。”

  “新的質子半徑數據?”

  聽到徐川的話語,愛德華·威騰眉頭一挑,好奇的從徐川手中接過了文件。

  “0.831x10-15m±0.0016飛米。”

  “的確和以前的測量數據完全不同,不過這次使用的方法似乎也和以前的測量方法有所有不同,是你設計改進的?”

  翻了翻手中的資料,威騰感興趣的抬起了頭問道。

  相比較一個全新的質子半徑,他對這次使用的改進測量方法更感興趣。

  徐川點了點頭,道:“的確優化了一部分的實驗步驟,從理論上來說,原先的方法使用的金屬容器都會對電子氫原子的碰撞造成一定的干擾,而這會導致觀測到的數據失真。”

  “所以在此基礎上,我讓的工作人員直接將氫原子注入到了加速管道中,避免了這部分的干擾,可以得到更加精準的碰撞數據。”

  “不過這種方法的侷限性也很大,它需要性能更加強大的加速器來完成,”

  威騰思索了一下,道:“這樣做的確可以優化整個實驗過程,不過從理論上來說,它能優化的程度應該達不到使質子的半徑進一步降低的地步,你的實驗中還有什麼其他改進嗎?”

  徐川搖了搖頭,道:“並沒有,質子的半徑進一步降低,可能的確和這次加速實驗使用的這種方法有關係。”

  聞言,威騰抬起了眼皮,盯著徐川。

  他敏銳的意識到,他的這個學生可能發現了一些什麼東西。

  被自己的導師盯著,徐川再次從揹包中摸出了一疊稿紙,遞了過去:“這是我昨天的新發現。”

  “在優化改進了原子電荷半徑實驗,去掉了使用金屬容器作為氫原子雲的實驗裝置後,我發現高能電子束接觸到氫分子云被激發到3s態時,能級數據要比其他實驗室的原子電荷半徑實驗能級高出了1.7~1.8左右。”

  “而我手上恰好有之前做數據分析時下載的‘傳統電子質子散射原子電荷半徑實驗’和‘類氫原子的能譜測量實驗’的數據。”

  “通過初步的分析,我發現‘傳統電子質子散射原子電荷半徑實驗’幾乎都使用了金屬容器作為了氫原子雲的實驗裝置,在實驗過程中,高能電子束會與金屬容器產生反應,造成的散射干擾。”

  “而這部分的散射干擾,可能遠超我們之前的認知。”

  “或許,這個問題就是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

  徐川將自己的想法和發現簡單的述說了一下,而後便安靜的等待著。

  威騰結果稿紙後,認真的翻閱了起來。

  半響,他突然抬頭道:“麻煩給我紙筆。”

  他被徐川的計算和發現吸引到了,從稿紙上的分析數據來看,可能答桉的確真的就是這個。

  .........

  .

  少一尾的九尾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