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五章: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


  相比小組成員的激動與瘋狂,徐川倒是澹定不少。

  這個數值的確有些超乎他的預料,甚至可以說創造了歷史。

  但他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不至於和其他的小組成員一樣激動的大喊大叫。

  而且,0.831飛米這個數字,物理界認不認可都不一定。

  質子的半徑之謎這個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如果是在數學界,當一個問題有了一種解法和一個答桉,只要確認這種解法和答桉是正確的,那麼就可以宣佈這個問題被徹底解決了。

  但物理界不是,至少在面對這種有巨大爭議的問題時不是。

  一種實驗計算和驗證出來的答桉,並不那麼保險和容易讓人信服。

  如果想要物理界全面接受這個數字的話,至少還需要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測量方法,得到一個一樣,或者說很近似的數字。

  兩組方法完全不同的實驗,得到同一組數據,且需要能復刻出來,這樣才能確保質子半徑的精準。

  單獨的一組實驗並不能說明什麼。

  不過現在,正如小組成員的瘋狂一樣,他們現在的確創造了新的記錄。

  粒子物理界會為這個答桉震驚的。

  徐川可以保證,他的這次原子電荷半徑實驗是完全可以復刻的。

  只要數據分析工作沒有問題,那麼0.831飛米這個半徑,將鎖定在氫原子身上,甚至有可能成為以後物理界的通用半徑。

  .......

  等小組成員的緒稍緩,徐川著手重新安排了工作。

  他們需要對之前的實驗分析數據進行重複檢查,確保所有的數據都正常,沒有任何的問題。

  這是很重要的一步。

  只有重複確認這些實驗分析數據沒有問題,他才會公開向外進行宣佈,否則站在發佈會上向外宣佈一個錯誤的數據,會讓他們成為一個笑話。

  細緻的檢查工作開始,這一次,徐川親自將整體的分析數據過了一次。

  整體而言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娜娜莉·凱斯勒提出的引力子和質子的散射物理圖像分析數據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這份分析數據中,出現了一個看上去有些‘異常’的數據計算。

  “在電子束接觸到氫分子云被激發到3s態時,能級數據似乎超出了以往的實驗不少的樣子?”

  顯示屏前,徐川摸著下巴盯著上面的計算數據。

  重生後,他對各類數字的敏感程度似乎提高了不少的樣子,一眼就從這份計算數據中找到了有問題的地方。

  思索了一下,徐川打開了自己的筆記本,將以前的質子半徑測量實驗數據從電腦中翻了出來。

  簡單的一對比,果然,這次的加速實驗在電子束接觸到氫分子云被激發到3s態時,能級數據要高出了1.7。

  這個數值並不算很大,但肯定會對最終的質子的半徑數值造成影響。

  “有情況?”

  ….腦海中一個問號飄起,徐川找來了原始數據,開始自己進行分析。

  單單對一小部分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花費不了多長的時間,一刻鐘不到,他就完成了對這部分原始數據的分析。

  娜娜莉·凱斯勒的工作並沒有任何問題,解析出的數據和他重複的驗證一模一樣。

  “奇了怪了,為什麼這次的對撞實驗,電子束在接觸到氫分子云將其激發到3s態時能級要比歷史的對撞實驗高出1.7個能級?”

  “是受到了什麼影響嗎?”

  在對三份歷史實驗數據和四份現實驗數據完成分析後,徐川確認了這個數值存在差異。

  電子束在接觸到氫分子云將其激發到3s態時能級要比歷史的對撞實驗高出1.7~1.8個能級。

  儘管這個差異並不是很大,但的確存在,而且帶入近後續的計算時,的確干擾到了質子的半徑,數字差不多有0.025~0.03飛米左右的樣子。

  “是金屬容器對電子氫原子的碰撞造成的干擾導致的嗎?”

  第一時間,徐川想到了自己的實驗和其他歷史實驗的差別。

  如果說他這次的實驗和以往的原子電荷半徑實驗有什麼差別的話,唯一的區別就是他藉助更為先進的質子加速器,取消掉了以往用於存儲氫原子雲的金屬容器,直接將氫原子雲導入了加速器的觀測管道中。